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二十四个比利

本书是由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所撰写的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主人公威廉·斯坦利·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1955年生于迈阿密。1977年,他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犯下三宗强奸罪被警方逮捕。审讯中,比利被诊断为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亦因此被判无罪,案件受到高度关注。

在审判过程中,精神病专家对比利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显示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疾患。 在后来的法庭辩护中,公共辩护律师加里·施韦卡特(Gary Schweickart)和朱迪·史蒂文森(Judy Stevenson) 以”犯罪时比利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为辩护理由为比利辩护,并传召了四个精神病治疗领域的权威医生,一个心理学家上庭为比利作证。 法庭最终接纳了这个辩护,裁定比利无罪,但是必须接受强制精神疾病治疗。治疗开始,哈丁医生发现了比利的10个人格。 在后续治疗中,一名叫考尔(David Caul)的精神病医生发现了另外的14个人格。

24个人格的分为受欢迎人格和不受欢迎人格两大类。受欢迎的人格:包括核心人格比利,理性智慧却又顽固保守的英国人阿瑟,体格健壮,战斗力颇强的斯拉夫人里根,社交能力出众的亚伦,精通逃脱术的汤姆,容易受惊吓的丹尼以及承受痛苦的戴维等,不受欢迎人格包括性格粗暴反社会的菲利普,女流氓阿普里尔,犹太教徒萨缪尔等。这24人格涉及不同种族、性别、年龄、智商、性格。他们他们共存于比利的身体内,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相互独立的、自主,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阿瑟是第一个发现有其他人格存在的人,在安全状况下负责管理,决定不同外部环境下由谁来出现代表“家庭”。而“老师”(The Teacher)是 23 种人格的融合体,为其他人格传授知识;聪明、敏感、颇具幽默感。自称“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称其他人格为“我创造的傀儡”;对往事拥有近乎完整的记忆。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神奇的认知

由于是本人第一次读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感觉作者通过事实给我们开了一扇认知之门,引导我们去了解那个神奇却被俗世忽视了的多重人格世界。这些人只是不同于我们而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强于“正常人类”。他们的“诞生”从表像上看多是由于肉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创伤引起的,尤其是那些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焦虑情感的较为脆弱的人,但个人感觉这些人的人格天生就是以一种“弱引力”而组合,就像镜子一样在外力或在特定条件催化下,正常人格不断破裂甚至碎片化,各种碎片都是一个种子,他们在同一个人体内各自成长,因此开始时候是混乱无序的,随着大脑施于各种碎片养分不同,有些成长、变异成可以影响甚至控制其它碎片的强者,他们的世界依然遵循达尔文“物竞天择”。但由于时间及其它影响进化的关键因素不充分,即便是强势人格也无法取代吞噬别的人格,他们能做的仅仅是可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优势,形成所谓的”天才”,例如梵高与尼采。而有些患者,形成两个或者几个能力互不相让,实力均衡的人格时,便成为普通的多重分裂,比如作家帕蒂古丽小说《百年血脉》中的妈妈,这些人格因为外界环境相互切换,统治、霸占、吞噬、折磨着人的精神及肉体,造成不受控制的才能或恶果,但他们又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因此悲剧产生了,在正常人眼里他们行为混乱,是不折不扣疯子。也许人类的认知能力真是有限,无法真正的了解他们,但他们绝不是异类。

 

尊重与信任

本故事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对法律和公民权的尊重,对职业的尊重,对病人的尊重和信任,律师、法官,医生各司其职,以一种毫无偏见的尊重共同促进了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知。

文中,公共辩护律师加里·施韦卡特(Gary Schweickart)和朱迪·史蒂文森(Judy Stevenson) 针对一个证据确凿、千夫所指,却毫无社会背景而且人格分裂的神经病强奸犯,没有简单的想当然,他们丝毫没有忽视这种人的公民权和生命权,不是像天朝某些律师的敷衍了事,迎合不明真相吃瓜群众。他们担心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会给警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防止警方在这种压力下可能会对犯人逼供,为保障嫌疑犯的权利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努力,从医院及医生的选择,经费支出,直到最后全身心投入而导致自己的家庭破裂。哈丁医生,科尼利亚博士,考尔医生同样本着医者仁心,尝试各种方法与比利沟通,学着理解比利,培养比利的信任感,最终揭开比利体内24种人格,为比利解除封印,进行人格融合。同样在媒体和政客制造的危机中,坚持自己学术态度,顶住外界压力继续治疗,尽显其人格魅力,以及对自己职业、对公民权以及对法律的敬重。

 

团队管理

 

团队的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学术难题,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是难上加难,比利的24种人格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的区别在于孙悟空只是外形变化而比利却是意识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单一人格起作用时的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阿瑟的简单式管理仅仅是一种最低层面的管理,是一种危机来临时趋于自我保护的管理。而“老师”虽然最大限度的融合了这些人格,但依然是一种胶结式,是一种脆弱的管理。令人最为惋惜的是,每一次积极管理最后都由于不受欢迎人格的出现而崩塌,因此比利不得不承受各种指责、虐待和其它不公平。比利的本身也许是世界社会的一个缩写,不同信仰、种族、性别、教育程度的融合就如何世界大同一样永远不会存在,正如上帝不愿意看到人们造成通天塔一样,文化的差异,个性的独特性始终存在,因此他们也许永远无法愈合。不过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对这些人的研究无疑是我们认知精神世界和意识世界的一条捷径。

 

从开始对罪犯的愤怒到最后对比利悲惨生活的叹息和同情,读者的心走过一个纠结与拧巴的历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个比利,还有多少个处于苦难的谜团,我们狂妄且自以为是的标准,带给他们的依旧是伤害。最后,套用作者一句话作为结尾“ 比利一生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我们不能为他做些什么,至少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张开双臂欢迎他,但希望大家能理解他。这是他至少应当得到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7486.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