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学社”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正值隆冬时节,却有春的讯息传来:济宁一中“圣地学社”宣告成立。春意盎然的感觉,又一束文学花蕾绽放的时刻。这让一个老写作者的我倍感欢欣鼓舞,特向姜博文社长和全体社员表示热烈地祝贺和祝福!
尽管是为满足同学们文学兴趣而成立的学社,确也得到了学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关怀和呵护,这恰是百年一中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又一生动写照。为此,请让我向校领导、老师们和同学们深表敬意和谢意!
我读过姜博文同学的文章,知道他宁肯放弃保送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机会,发愤必考北大清华不可的故事。宁肯慢一点,苦一点,煎熬一点,也要好一些,高一些,扎实一些。这种追求卓越,追求一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
因此,由他发起的这个“圣地学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假圣人之名,而是学孔子之实;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不只是现实,而是事关未来;也不单是年轻学子们一起做文学,而是他们尝试着用团队的智慧、意志和力量去实现梦想的实践活动!总之是着眼于远大目标的再集结再出发!
我被“圣地学社”聘请为指导老师,既深感荣幸,又颇受启发和激励。我一定会尽我的微薄能力,与大家共同把这件事办好。在同学们看来是请来了一位老师,在我看来恰是他们给我提供了做学生的机会。因为,文学的老师,不只是哪一个人;不是一时一地,而是一切,而是一辈子。
用文学的视觉看一切,一切便是文学;用“老师”的视觉看一切,一切便是老师。课本是老师。教课老师是老师。生活是老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顺境是老师逆境也是老师。忧喜交加,悲欢离合,世俗世象,无常人生,苦难坎坷,痛苦绝望等等都是文学的温床,文学的老师。文学就是人学,做文就是做人。同学们结社探讨文学,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可能,然而,最可贵的就是互相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的机会,抱团汲取文学之暖的机会,共同谱写青春记忆的机会。人多势众,机会多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也是老师。希望你们加倍珍惜,莫要错过。还是老话说得好啊,处处留心皆学问。文学的老师无处不在。留心,用心,专心,恒心等等,都可以冠之以“老师”的名份。
让我们在圣地学社里慢慢地去体验、去体会、去琢磨、去悟得、去积累、去升华,把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看做是自己的老师!在这里找到老师,找到自己,蕴育文学情怀、拓展文学视野,找到我们爱着的文学的未来!
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拥抱文学,创造美好!祝圣地学社茁壮成长,让文学陪伴着我们一起走向远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954.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