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菜,都是季节菜。

晚上好,今天再来聊几句吧,还是继续之前的话题往下说。

 

话说当年,身在农村里的我们…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开个玩笑。

 

其实,在我几岁的那个年代,咱们周围的人总体上贫富差距并不怎么大,条件好点的也无非看是谁家的男人学了门手艺,可以出门干点技术活儿,挣钱相对轻松一点儿。

 

又或者看是谁家的女人更会过日子,更懂得操持家庭务。

 

而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就算是能靠着手艺出门打零工的,也终究没那么多活计,还得依靠种几亩地的粮食,种几亩地的蔬菜,再养两头猪和十来只鸡和鸭。

 

而我父亲,当年虽说是高中毕业,在村里也算是个远近闻名的文化人,可惜就是没能考得上大学。

 

刚开始在村办单位干过几年会计,奈何效益不好,没啥收入,最后也只得被迫回家务农。

 

但是也因此,把别人用来学手艺的时间也耽误了。

 

前头也说过,我们村距离县城不算太远,在村里的大部分家庭,经济上的大头除了年到头的那两头猪能换钱之外,还有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种菜卖菜。

 

菜,都是季节菜。

 

如,青菜出来那会儿就卖青菜,萝卜出来的季节里就卖萝卜。

 

也种不出来高档蔬菜。

 

而且在县城里面,就算是西红柿、豌豆荚之类的蔬菜,也卖不起什么高价,高不过是几毛钱一斤,而且还都卖不出去。

为什么?

 

因为菜农太多,城里人明显不够用。

 

我们家,在我记忆中好像最多的就是青菜和儿菜和豇豆,每年到了那个季节的时候,头天晚上父母就要去地里把菜收回来。

 

等晚饭之后,全家动员开始清洗。

 

比如儿菜。

 

首先要去掉多余的菜叶子,用小刀把夹缝里的没有掰掉的菜柄给剔除掉。

 

这个工作要非常的小心,因为不注意就会把分布在周围的“儿”给碰掉,就影响了儿菜的卖相,价格上也会大打折扣。

 

很多卖相不好的,则只能留着自己吃。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要起床。

 

去上街卖菜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因为我可以跟着去玩儿,看到那些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卖菜的过程特别艰辛。

 

因为在城里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方城管都不让摆(当然那个时候好像不叫城管,但是也差不多这个意思),而我和母亲只能背着菜篓往小巷子里面去。

 

这里人流量很少,但是也不太平。

 

从早上7点摆到9点,菜没有卖出多少钱,收卫生费的就来了,一个手臂上带着红袖章的男人,在每个菜摊前面甩一张小票,伸手就要五毛钱。

 

五毛,对于我们可是四五斤儿菜的钱。

 

还有买菜的人,也是特别的挑剔,遇到有些不讲道理的人,故意把在你的菜篓里挑挑拣拣,把你的菜碰烂皮了,还说你的菜卖相不好,借机就压价。

 

本来一两毛钱一斤的菜,他巴不得白送给他,最后给钱的时候还要克扣。

 

因为他算准了你熬不过中午,肯定就会比他慌。

 

这些,那个时候的我哪里懂。

 

只知道看着母亲在那里和别人讨价还价,我还不耐烦的催促着母亲,什么时候才能卖完,卖完了我们才能去吃饭。

 

到了上午十一点之后,巷子里买菜的人就少了,母亲被我催得也急了。

 

把剩下的菜收进背篓里,然后拉着我走街窜巷,走一路就去问那些开饭馆儿的。

 

要不要菜?

 

人家大手一挥,不要…就得灰溜溜的继续去问下一家。

 

好不容易才把背篓里的那点菜卖完,母亲小心翼翼的从腰间的布袋子里拿出来全部的钱开始清点。

 

一块,两块,五毛…

 

装得满满的背篓菜,才只卖了十来块钱,眼看着中午到了,我跟母亲诉苦,我饿得走不动路了。

 

母亲带我来到一家面馆,花了一块钱煮了二两抄手,母亲找老板拿个碗分一半。

 

那一刻,是我最开心的。

 

明天继续…

 

 

做过农民,做过餐厅服务员,当过推销客服和电子厂工人,在从中专生再通过“专升本”考入大学,才算是见过真实的社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9625.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