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记录是一件神奇而有意义的事情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一、我的记录史
我从初中开始写日记,一直到现在,坚持了将近40年。结婚以后从怀孕开始,一直为孩子写日记,现在给外孙写。
给孩子写成长日记也是机缘巧合吧。我的发小大学修的是学前教育,我结婚以后他送给我一本书——《早期教育与天才》,希望我能够好好培养将来的孩子。就是这本小小的书,让我开始考虑,如何能够完整、详细地记录孩子的成长,当时条件很有限,没有手机、录像机,照相机也没有普及,能够准确记录事实的工具就是文字,而写字是我的强项,于是决定给孩子写成长日记。当时想着,等孩子长大了,把这些日记送给她,算是一份独特的礼物吧。
因为是自己一字一句用心写下来的,关于孩子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成长过程,所以多次搬家都舍不得丢弃。有一次,我跟孩子开玩笑:如果家里着火了 ,我首先要抢出来的就是那些日记 ,那是我的历史啊!我的青春,我的努力,我所有的付出,它就是证人啊!
2016年,我把孩子的成长日记整理出来,有40多万字,并按时间配以当时的照片,不是为了出版,权当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这礼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不可复制,不可补救,是无价之宝。十年前孩子是什么样子,你想不起来了 ,你照着别人家十岁孩子的表现补写一篇吧,那不行,那不是她,那不是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来讲,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了解自己小时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2017年9月,外孙出生,我又开始给外孙写成长日记。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把女儿小时候的日记和外孙现在的成长日记放在一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于是我选了女儿一周岁一个月时的一篇日记,和外孙一周岁六个月时候的一篇日记,把两篇日记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时光已然倒流,我仿佛回到20多年以前,这两个母子身份的孩子似乎成了小时候的玩伴。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成长,一起探索世界。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原来看似毫无技巧的记录,经历岁月沉淀之后竟然变得弥足珍贵,它真的可以带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年轻的时候,回到孩子小时候,她对我们充满依恋,紧追不舍的日子里。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的题记这样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对于普通人来讲,上大学,是不是一个岔道口?找工作也算吧?婚姻是不是也很重要?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么多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岔路口都是什么样子?当时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孩子发展到今天一定是有迹可循的。于是我去日记本里寻找那些日子,找到了孩子出生,上幼儿园,读小学,上初中,升高中,考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等这些重要时刻的日记,把这几篇日记穿在一起,居然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轨迹。读着这些文字,心情激动不已,仿佛看见孩子每一天的努力,每一步的付出和收获。从记录的字里行间,我看见了与孩子度过的每一个重要日子,那种幸福感忽然笼罩了我整个身心。却原来人生就这么重要的几步,几篇文章就概括啦!人生不易,要好好珍惜。所以我觉得,记录真是一件神奇而有意义的事情。
1986年,我上大学前后,娱乐业刚刚起步,明星的照片到处都是 ,日记本封面上也多是这类图案。在我的这些日记中,不仅记录了我的孩子,还记录了我的父母,记录了他们由壮年逐渐走向晚年直至老去的过程。如果把孩子的出生看成是生命的起点,那么老去的父母就是生命的终点。这就是一个轮回。
对于父母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及他们步入老年以后思想、行动方面的变化,我们是如何适应,如何尽力照顾他们的,这是我常常想起并反思的。如果没有这些记录,可能很快就会忘记。
我们常常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感谢日记,让我记住了父母生活中无数个平凡日子。感谢这个习惯,使我在夜不成寐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他们恼了,笑了,病了,傻了,累了,走了。因为这些文字,才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想象着他们一定可以感知儿女的思念,慰籍自己孤独的心。
日记中也记录了家族其他一些晚辈。二十多年以后,看到每一个晚辈的发展现状,再回头去对照这个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和他们曾经做出的那些选择,就真的理解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话,也更加深切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二、我的收获和成长
当年我在记录女儿成长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教育她,或者说即便我知道当年我在记录女儿成长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教育她,或者说即便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知其然”不一定“知其所以然”。
我不知道孩子处于什么敏感期,什么发展阶段,有什么精神需求;我不明白有一段时间她为什么那么执拗,喜欢串门就不回家;我不知道她的创造力、想象力是那么丰富。我只是依照从书上看来的只言片语和不系统的一些知识,加上自己的感悟,摸着石头过河,去陪伴和养育孩子,并且在日记里对自己的做法,对孩子的表现都做了忠实的记录。
这些日记成了研究家庭教育的第一手资料。现在的我,用所学知识,站在目前的高度去关注小时候的女儿,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是欠缺的。
教育没有“实验”,我们不可能对某一件事情先去做一个实验,得到一个经验或者教训,再回过头去把这些东西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但是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品没有人反对吧。女儿就是我的教育试验品。只不过这个实验有点长,二十多年才能知道得与失,对与错。这也比不去做强吧。因为记录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总结反思,这样在养育、陪伴外孙的时候就比较从容和淡定。
有了外孙以后,我一直在努力学习,而且寻找机会、抽出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参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蒙台梭利教师资格的培训,“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认证讲师培训,“好老师指导好妈妈”讲师培训等等。通过学习,在养育外孙的时候,我就清楚了他的哪些表现是正常的,应该怎样去对待他的行为,如何保护他的求知欲,探索欲等等。也懂得借用一些游戏的方式更好地教育他,并且及时把这些做法和感悟写下来,利用简书、社群、公众号和朋友圈分享出去,提高自己的同时,还能帮助更多的家长科学育儿。
前几天,我跟闺蜜说:“我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时间有点长,用了几十年。”
那又怎样?重要的是,通过写日记我做到了!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了,写文章,做讲座,语音分享,解答家长的问题和困惑,去影响更多的人,传播正能量,传播科学的育儿方法,进而,成就最好的我。这是多么大的收获,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这就是坚持这么多年写日记给我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所以非常希望大家都来写日记。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坚持做,你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叫持之以恒,什么叫有毅力。
日记是自我思想碰撞的文字记载,每一件事都会通过思考才把它记下来,每一个词和字都会通过大脑提炼才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审视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做错了需要修正。这个记录的过程,表面是为孩子,其实也是为自己。二十多年以前,我在给女儿写成长日记的时候,办公室有一位同事问我:“如果孩子长大了,看见你写的这么多的字却不想读,你会有什么感想啊?”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答案,如果将来她不喜欢我写的这些东西 ,我是不是会很失望,甚至伤心。但是今天我终于有了答案。我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我自己。我希望能够保存我的生活经历,我和她一起度过的那些幸福时光,反思梳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现在,拜日记所赐,我的目标达成了,孩子看不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我现在问你,十年前你的生活状态什么样,你还记得吗?你当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还有印象吗?两年前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想起来?一周以前有哪些东西触动你的心灵?昨天一天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还能不能想起来,能不能说出来?
一般都想不起来。现在QQ有一个功能,就是它会自动提示几年前的你,你发的照片,发过的感慨,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日子过去就过去了。水过无痕,有了这个提示,昨天似乎也温馨了许多。
中国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很多东西,很多经历,很多人,很多事,我们当时在见过或者经过的时候非常有感触,有想法,有激情,我们相信自己一定会把它牢牢记住,任何时候都能想起它的细节来。但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生活中越来越多琐碎的事情,后面的东西,新的东西会把前面的、旧的东西淹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需要一种记录的,哪怕这种记录只是平淡无奇的流水帐。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们是怎么长大的,走过哪些弯路,有过哪些喜悦,日记会忠实地记录下来。就像《日记——成长的轨迹,浓缩的人生》那篇文章一样,保存了我们的记忆和幸福。
日记,日之所记,是最大众化,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渗透在社会方方面面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其实现在很多人写日记,只不过日记现在有好几个名字,它叫空间,朋友圈,微博,简书日更等等。有人天天发朋友圈,吃个饭啊,理个发啊,逛个街啊,甚至生个气都会在网络上吐槽一下,这就是日记。日记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它可以是满汉全席,色香味俱全,也可以是一把韭菜,一把小葱,拌了个豆腐,清新简单。
不要小看日记这种文字资料,也不要小看日记对日常生活和平凡小事的记录,普通人日记中的琐碎记载和流水账,都是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比如2007年被网络上称为“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的《乞讨日记》,2017年底简书上旭野的《打工女孩日记》,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所记录的都是当下某一类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性的产物,这些终将成为历史的见证。
比如1988年左右,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写信,邮票是八分钱一张。时代发展到今天,别说八分钱,我们连一毛钱都很难看到,甚至我们都不再用现金而改成手机支付了,当时能想象出来吗?
再比如1986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坐公交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是一毛钱一张票,中间是按站来收费的,几站地之内是五分钱,超过了就是一毛钱。从我们常去的工人文化宫到我们学校一毛钱,前一站下车就是五分钱。通常我们会在前一站下车,步行一站地回学校,就为了省下那五分钱。
看看,生活就是这样。如果说一个人感觉不到幸福,那是因为他没有跟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如果把今天的生活与二十年前,三十年以前相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二十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今天已经是非常非常平常的了。在我们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速度之快。
写日记,做记录,小而言之,是为自己,为家庭;大而言之是为国家,为历史。
在我们平凡而短暂的生命中,什么才是永恒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祖辈对晚辈的爱,小辈对长辈的爱,奠定了一个家庭的主旋律。而让爱传承的重要方式就是记录!
当孩子长大离开身边,不再需要我们的时候,用文字记下这相处的点点滴滴就显得弥足珍贵,读着它,我们还能笑着对儿孙说:你看,这就是你们小时候,这就是我们家的历史。
假如全民都来写日记,无疑为国家的正史提供了最可信、最生动、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民族记忆”的高度来看,它从来不拒绝“个人记忆”的有效补充。只有将日记、书简和其它野史资料聚集交融起来,方能成就我们时代立体化的“活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记便是史笔,日记人便是史家。私人日记既是一部个人回忆录、家庭生活史,同时也折射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俗、宗教、法律等方方面面的现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4833.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