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沟巨变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美妙的歌词,成了如今黑山沟村的真实写照。
黑山沟三面环山,南北距离不足三百米,东西长约二十几华里。二百多户,八百多口人在这里耕作生息。建国七十一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犹如雨露春风般惠泽着这个以大黑山命名的叫做“黑山沟”的小山村。黑山沟人抡镐刨穷根,挥锹开富路,栽树育林,养山治水,筑路铺桥,修房建屋,扣大棚,盖圈舍,砌堤坝,通水渠,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改变着家乡的贫穷面貌,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开拓着富裕和幸福之路,数十载不懈不怠,几代人接棒前行,直教旧貌换新颜,百姓齐步奔小康。黑山沟——这个非常偏僻一度落后的小山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曾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治区文明村镇”、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养山治水,荒坡披绿装
黑山沟南北西三面环山。过去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大部分是秃山光岭,沟壑遍布,植被稀疏,岩石裸露。夏季洪水泛滥,时常淹没农田、冲毁房舍;冬天树稀草衰,鸟兽遁形,满目苍凉。
黑山沟穷就穷在没治好山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养山治水之路,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护林运动,采取封、造、育、改等措施,林业生产迅速发展。将残存的次生林和大部分宜林荒山荒地绿化成用材林基地和林副产品基地,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初步的改善和恢复。从1999年推行“退耕还林”政策,2001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再到2005年实行“封育禁牧”政策,全村荒山植被迅速恢复,野生动物明显增多,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经过数十年的奋斗,至今,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百分之十几,逐年提升到现在的近百分之九十,不仅成为野生动物繁殖生息之地,更成为抵御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
俗话说“靠山吃山。”林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全村每年采集、加工蘑菇、山野菜、山杏核、野生药材,收入产值都达五六十万元以上。
林业的发展还催生了黑山沟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八方游客逐年增多。
如今的黑山沟已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登高远眺,三面群山条条水平沟,道道谷坊坝,排排育林坑;松树青翠,杏林葱茏,牧草浓郁,野花烂漫;俯瞰村庄,屋舍俨然,掩映在白杨绿柳之中,显得幽静而富有生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人在林间走,宛如画中游。”黑山沟人栖居在古人描绘的诗情画意里。

修路架桥 河道变通途
“进了黑山沟,步步踩石头。”“山上没有草,有树也稀少。”多少年,多少代,黑山沟人就活在这顺口溜所形容的场景中。在治山之前,黑山沟由于南北两山相距较窄,终日人行车往的所谓“路”,其实就是河床。每到夏季,山洪爆发,道路被冲得面目皆非。修了再冲,冲了再修,一年不知得折腾多少回。雨季过后,村民和学生分段修路,大石块搬开,垫上细沙子,才能走上几个月固定的“路”。有很多来黑山沟“相门户”的姑娘,一踏上黑山沟的碎石路,心就凉了半截,好些都因这路况太差而打了退堂鼓。
1990年,在旗扶贫工作队和上瓦房乡政府的具体规划、大力扶持下,集资一万余元,筑起了一条高2米,宽6米,长约5华里的较为平坦而固定的乡路。由于养山治水力度大、效果好,洪水泛滥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新路没受到过大的损坏,步步踩石头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滔滔东去的锡伯河,既给黑山沟浇灌田地的便利,也给黑山沟设置了交通的阻碍。一百多年来,从黑山沟有了人烟起,人们出沟,河水浅时走搭石,河水深时走临时架起的木头桥,更多的时候是蹚河踏冰往来。每遇洪水暴涨、河水封冻时节,驴马车或机动车要进出黑山沟,就得绕出七八里路,从三把火大桥通过。
1988年秋,旗扶贫工作队和有关单位赞助5万元,村民集资2万元,在锡伯河上建起了一座宽1。7米,长139米的钢筋水凝土大桥,从此结束了黑山沟人蹚河、车绕道的历史。
现今,黑山沟的凸凹不平的沙土路早已变成了平坦坚固的水泥路,路两旁栽植着金叶榆、云杉树、山桃树、樱桃树,从沟门到沟里,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目前,双向双车道大桥改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黑山沟人逐渐走上了平坦的路、致富的路、幸福的路。

多种经营 生活节节高
昔日的黑山沟,是出了名的死旮旯、穷山沟。外界一度流传着“住在黑山沟,吃穿都犯愁”“嫁到黑山沟,夫妻难到头”的口头禅。留给黑山沟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因为山地多,平地少,只能靠天吃饭。甭说上几代,就是如今五六十岁的人,都经过“瓜菜代”的苦日子。许多人家甚至靠野菜团子、榆钱布拉、高粱帽子糊口。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来了客人,才吃得上大米白面。一件衣服兄弟姐妹轮着穿,一条被子几人盖,是普遍现象。住的大多是土石结构的苫草房,有的是住锅台连着炕烟熏火燎的马架子房。有一李姓人家,连茅草房都盖不起,竟在沟外石洞里住了好多年。
上集赶店、走亲串友、上学上班,大多都是开“11”号卡车(即两条腿走路。)一个村只有几辆驴马车,自行车更是稀罕得很。谁家买了收音机、电视机,晚上就会聚拢很多人,一听一看就是半宿。
1986年开始,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指导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全村1120亩山坡地中较为连片的410亩改造为水平梯田;1990年,旗水利局又投资2万元,为408亩平川地打了两眼机电井。同时引进和推广地膜玉米栽培、粮麦间作等科学种田技术,使得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二十一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全村的温饱问题。
“家有余粮心不慌。”黑山沟人为了脱贫致富,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步入多种经营之路。
有的养牛,有的养猪,有的培植花卉,有的栽培番茄;有的经营皮毛,有的经销蘑菇;有的外出办厂,有的木材加工。。。。。。如今,硬果番茄种殖和基础母牛养殖,已成为黑山沟两大支柱产业,全村现有冷棚400余亩,基础母牛存栏500余头。在这里,万元户早已不是稀罕事儿,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家也已频出不鲜。
黑山沟村把危房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截止目前,全村完成建造新房和危旧土房改造一百七十多户。曾经住石洞的李姓人家早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四间瓦房。现在,村民们要买东西有超市,要看书有书屋,要跳舞有广场;用的是智能手机,看的是数字电视;取暖有煤补,栽树有林补,种地有粮补,孩子上学有“两免一补”;孤寡老人住敬老院;特困户、五保户享受精准扶贫和医保低保……全村群众正快乐地享受着改革发展、惠民政策的成果,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得以提升。
化茧成蝶,山沟变桃源
过去黑山沟人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只有春节期间接接秧歌高跷、撒撒灯、看看电影,才有一点文化娱乐气息。平时大都靠广播和收音机了解外界的信息,遇到天旱“求雨”时,才凑钱接地方戏、皮影戏来村里演出。“猫冬”时节尤其是正腊月,这里还有聚集玩扑克、搓麻将、打牌九等赌博陋习。
近年来,随着全旗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成,黑山沟建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体活动中心,解决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所、有设备的问题,同时也为展示乡村民俗民情、历史沿革、新风新貌、艺术成就、乡村文明、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阵地。村里还建起了“草原书屋”,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喀喇沁旗书画院分院在村文体中心大院“落户”,每年春节都有旗内外书法家为村民写春联,更提升了黑山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为了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改变传统落后观念,引导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采取系列措施,致力于抓好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十佳文明户”“美丽庭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每年正月都举行“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展登山、拔河、歌舞、篮球、象棋、套圈、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项目。如今,许多陈规陋习都已绝迹,违法犯罪率多年保持零发生。黑山沟呈现的是祥和之气,氤氲的是文明之风。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走进黑山沟,就像走进了一幅徐徐铺展的泼墨山水画卷:一缕缕霞光映照着惟妙惟肖的金蟾石,一朵朵白云缭绕在巍峨壮美的大黑山;一片片松树郁郁葱葱就像跳荡翻腾的碧浪,一坡坡杏花烂漫如雪似霞覆盖着山原;一株株花果树栽植在原来的河滩之上,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到各家的大门之前;一座座农舍瓦着红琉璃瓦镶着白色的瓷砖,一道道砖砌的花墙围护着鲜黄嫩绿的菜园;一栋栋牛羊圈舍建在远离村庄的山坡下面,一排排番茄大棚扣在挨近水源的锡泊河畔;草原书屋春意暖,文化广场歌声旋;黄发垂髫怡然乐,游人慕名来赏观。乃是宜居真福地,传说桃源亦如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9608.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