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土山上的擂琴声

济宁州有座著名的“小土山”,坐落在老城区的东南隅。西至太白楼,东到阜桥口,北贴老城墙,南邻京杭大运河。

“小土山”南北宽约150米,东西长约300米,大约有六十多亩地。是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多次清淤积土而形成的一片无主地。然而,渐渐地就有了它的“主人”:地摊叫卖、干稀小吃、武术杂耍、小酒馆大茶棚都云集于此地,嘈杂拥挤,吆喝声不绝于耳。随之而来的便是鲁西南一带的艺人。

济宁系鲁西南重镇,方圆数百里包括黄河两岸和河南商丘开封新乡一代的艺人也到这里拉场子,“混口饭吃”。端鼓腔、渔鼓、山东梆子腔、豫东调、两夹弦、四平调、枣梆、八角鼓等曲艺品种轮番上演,你唱罢了我登场,专爱“这一口”的观众越聚越多,因此,济宁州的老百姓常把“看戏去”挂在嘴边上,彼此打招呼就是两句话,一是“吃了吗”?二是“看戏去”!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乔庆宝与“土山”结缘,一是“看戏去”,二是他家隔壁就是后来名扬四海的“擂琴大王”王殿玉的家(笔者在百度上一搜,果真了得!)。

当时,王殿玉组织了一个“东鲁雅乐团”,成天吹拉弹唱,轰动济宁城乡。别看王殿玉是个盲人,但只要他操起心爱的擂琴,心中便是一片光明,彷佛自己就成了擂琴的一部分,和琴一起在发着声音,抒发着乐曲的各种感情。一把擂琴就是一台戏,一个世界。

王殿玉的擂琴里既有胡琴声、锣鼓声,也有各行当演员的歌唱声、道白声,还可以模拟各种人的悲苦说笑和各种动物的鸣叫,即所谓的“让琴说人话学狗叫”,还可以学独轮车的滚动、纺纱车的“嗡嗡”声。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也在王殿玉手里得以另辟蹊径的发挥和发展。一把擂琴能够奏出大千世界的一切声响。这一绝技,一时风靡海内外,王殿玉也因此赢得了“擂琴大王”的桂冠。

乔庆宝为有这么一位邻居,而感到自豪。近朱者赤。小庆宝渐渐地与王殿玉打得火热,使他拥有了濡染民间音乐,体味艺人悲苦生活的机会。

在许多情况下,乔庆宝却成了王殿玉的眼和腿。比如他帮王殿玉发送书信,料理起居,提茶倒水。王殿玉还经常在小庆宝的“牵引”下,来到小土山“摊位”上,经过一番收拾、布局,擂琴悠扬响起,观众自然围拢来。每逢王殿玉有新段子出台,乔羽就挤在人群里津津有味地听下去,还帮助王殿玉捡拾观众抛下的大钱小钱。

日子久了,小庆宝就成了王殿玉的“左膀右臂”,离开不得。有一次,王殿玉花了一块现大洋购得一本精装书,爱不释手,让乔庆宝念给他听。本以为是谈音律的,一读才知道是研究数学的。买书上了当,但小庆宝却从中打听到王殿玉是个“读书迷”。在没有盲文的当时,盲人如何读书?王殿玉披露了他的秘密:一是从来不放过“唱词与戏文”。擂琴演奏离不开给“角儿”伴奏的机会。但凡这类合作,他都要求“角儿”留下“唱词与戏文”供他慢慢消化学习。二是“东鲁雅乐团”的编剧兼任王殿玉的文化老师,他们之间有一个雷打不动的默契:每天必读12页书,研究一至三条乐普或韵律,在王殿玉特制的沙盘上“手把手”地学写三到五个汉字(繁体字)。三是凡来听他演奏的有学问的人,一经发现,皆结交为挚友,或礼拜为老师(先生),真可谓“往来无白丁”了。

时隔多年后,乔羽才从北京图书馆的一本图书资料上看到:王殿玉不但是“擂琴大王”,而且还是说书高手,“人琴合说”四大名著堪称一绝,每到风声雨声哭声笑声战马嘶鸣等等时,王殿玉总会让他的擂琴出场,无不让受众倾倒喝彩不已。

然而,这位深受老百姓爱戴的艺人,却在黄河决堤时的逃荒路上饥寒交迫病死在一座破庙里······

笔者曾多次采访乔羽。在我的记忆里,乔羽有六次谈到“艺人”,有两次谈到王殿玉,时间大都在一两个小时左右。归拢在一起,大体是:王殿玉是真正的艺术大师。靠卖艺活命的人。旧社会的艺人,没人争究所谓的头衔,把能活下去看得很重。这是社会环境决定的。历来艺人最看中的是手里“绝活”。“绝活”能够安身立命,能传给后代。

然而,乔羽发现:但凡绝活都是“绝境”逼迫下的磨练或磨难。几乎是所有的艺人和他的“绝活”都是苦难的化身!

谈到这层意思时,乔羽往往泪眼婆娑,把食指往空中一戳说道:大概唯有我乔某人是个例外,我处境不好时,绝对写不出东西。我的那条“大河”就是在我心情最好的那个时代写出来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0258.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