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句号。

01

昨天放学接他回来,他用脆亮的嗓音说:“妈妈,我们今天的作业就只有一个写绘!”不得不说,作为家长,我好像真是双减的“受益者”——每天放学回来,作业不是写完了就是做个写绘呀什么的,阅读和跟读英语是常规动作,但对于家长来说,只要不做题,基本就能避免“鸡飞狗跳”,虽然我们没有鸡飞狗跳过。

“哦?什么写绘呢?”我去冰箱里取手抓饼,准备烙个鸡蛋饼作为娘俩晚餐的主食时,随口问他。

“晨诵诗仿写,那首诗叫《标点符号》!”他拿了一盒安慕希,边戳管子边回答。

《标点符号》?有印象。二年级的晨诵诗歌,还是以短小有趣为主,这首诗应该也是很有趣的。

果然,他给我背了一句。我顺着他的话问:“那你觉得自己是什么符号呢?”

“我是省略号,因为我特别爱说话,一说话就停不下来,就一直说一直说一直说……”好吧,我接受。

“那妈妈是什么符号呢?”饼已经放到电饼铛里了,我边往上面磕鸡蛋,边不动声色地期待着他的答案。

“妈妈是句号。”他思考了一小会儿,“因为你说话总是很短,一句话,就没了;一句话,就没了……”

“啊?”吐出这个简单的字的心已经万马奔腾……

原来我在他眼里是这样的?话很少?很少?少?……

回想了一下,好像真是。

后面娘俩又聊了点儿啥,我已经不记得了。

02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晚上,妞在宿舍里跟哈欠连天的我视频,聊着聊着,冷场了。

她半笑着说:“妈,你跟我说点儿啥呗!咱娘俩都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了吗?啊?”

我忽然想起跟妞视频前小天儿给我朗读的他写完的诗。听到妞的这句话,立马来了精神,边从椅子上跳起来边说:“天天写了首诗,我给你读读啊!”

小天儿自己在洗澡,我哧溜进他卧室,在他已经收拾好的书包里找到了放在最前面的写绘作业纸,用摄像头对着,给妞读了一遍。

 

“哈哈哈哈哈哈……”妞在手机那头笑得不行,说,“太好玩儿了!哈哈哈哈哈哈……”

这时候,我才发现下面还有“绘”的部分,我边看图边给妞说:“你看,第一幅图是妈妈,有(两根)长头发,对话框里只有一句话;第二幅图是爸爸,对话框里是好几行话;第三幅图是自己,超大对话框,那越来越大的圈儿可能表示声音传得远?最后一幅是爷爷,手里好像拿着药和水杯吧?看那倒垂的眉毛和忧伤的表情……”

妞继续“哈哈哈哈哈哈……”,养个经常笑成这样的丫头,真解忧。

“就这样吧,我准备睡觉了。”我打着哈欠说。中午看孩子们午休,没合眼,晚上真有些困了。

“那行吧,你把天天的这张画拍个照片给我发过来啊,哈哈哈哈哈……”

睡前,看到她发了条朋友圈——

 

03

 

 

今天中午,调了下椅背,搂着抱枕,眯起了眼睛。

“妈妈是句号,每天说的话总是很少。”这句诗突然从脑海里冒出来。

想想,平日娘俩在一起呆的时间最多,自然跟他说话也是最多的。但是他却仍然给我下了个“说的话很少”的结论。也确实哈,有时我忙着自己的事,他就自己玩儿;有时他跟我吧嗒吧嗒说点啥,我还总觉得娘俩不在一个频道上,什么“你觉得龙卷风和台风哪个厉害?”,“我给你出一道题啊:xx台风、xx台风、xx台风,哪一个杀伤力最大?”我一听这完全超出我认知范围的题,都懒得认真记这些词,要么就回答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他刚说完,我能重复出来,要么就说“第1个”或“第2个”。实在是为难这个半文青的老母亲。每每我总是敷衍过去,他仍然会一次次扔给我这类问题,乐此不疲。

除了扔给我,他还能扔给谁呢?唉。

而除了在家里跟小天儿说话少,我好像跟别人说话也少。妈妈或妞跟我视频,一般都是她们说,我听。

在单位,除了必要的交流,我好像也不爱多说话。能不说就不说,能两句把事情说清楚,绝不说第三句。以至于近年来,总觉得说话能力退化了。

而以前呢?当老师的时候,教课的时候,站在讲台的时候,我说话好像挺多的。有时候他们写着作业我还忍不住说几句,时常跟他们开个玩笑,自己也乐。

在当老师之前,我确实是个话少的人。听得多,思考得多,说得少。现在,做了行政,除了教研,好像跟其他人说的话也很少,都是些必要的、简短的交流。

回想这半生,说话多的大概就是这几个时期或场景:一是刚上师范,八人宿舍里,有一阵儿我是最能说的那一个,我还想过自己为什么这么“人来疯”?二是做一线老师,做班主任,跟学生真是说不完的话;三是跟H先生聊天,每周见他一次,总有一段时间我能把自己说累了,说渴了。有时候很累,见到他时我会说:“我有好多话,但我没有力气说。”这是真话。不过我总是不知什么时候又跟他说了一箩筐。跟他说话的过程,也是我梳理自己思想的过程,像写文字一样。

对呀,你看,不爱说话的我,写起文字来,啰里啰唆,没完没了。

04

 

 

不过我想,说话少的背后,本质上,我还是个不愿做没用的事的人。事要做得高效、有意义,话也要说得有用。家长里短,物价涨落,这些好像都在我的关注圈儿之外。凡不能愉悦我或帮助我成长的东西,我就无法聚焦于它。上个月教研时,干老师说:“为什么我不喜欢看小说?没有挑战性呀!没意义呀!除非是为了放松。”我深表认同。我也是极少看小说,青春时读过的、觉得有意义的大概就是《简爱》吧,毕竟自我镜像中,我如简一般相貌平凡,但也可以像她一样有一个漂亮的灵魂。

不做“没用”的事,不读“没用”的书,不说“没用”的话……于是经常活在紧张里,举手向苍穹啊,哪怕手没举,心里想着的也是要举起来。所以前阵子大家都在“躺平”的时候,哪怕感觉在原地踏步的我,也认同刘润说的“躺平无罪,奋斗万岁”,还是希望有力气保持奋斗的状态;所以特别认同稻盛和夫说的“极度认真工作,可以扭转人生”;所以十年前,我好像在林语堂的一本书里读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时,就把它抄下来压在玻璃板下,用以提醒自己要放松。可这些年,每每时光被消磨,还是心疼得要命。

想来,对老师来说,话少也有个好处,就是课堂语言不啰嗦,虽到不了“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程度,但也确实很难听到冗余的语言。但每次准备个讲座或线上讲个课,也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多塞些干货,不会用排比似的语言愉悦听众,也给自己省点力气。

也许,话少是社恐、实诚人的特点,如果你遇到我,我不说话,只是对你笑笑,你要原谅我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8172.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