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我欲与君相知

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如此向恋人表达自己的爱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天啊,我要与他相恋相守,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哪怕山峰填平、江水干涸;哪怕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哪怕天塌地陷,我和我的君都永不分离!
这是何等激昂热烈的爱情、何等誓死不渝的坚贞,这首汉乐府民歌《上邪》,气势奔放,感人肺腑,影响深广。

林清玄给他的书《感性的蝴蝶》写了一篇序,序名叫“乃敢与君绝”。他引用了《上邪》这首古诗,然后说:文学创作就是我的“君”。除非世界绝灭,我和创作,不会离别。
豁然明白:原来,这首诗还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人若能如林清玄这般,一辈子有一个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君”,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1张

上中学的时候,我知道了牛顿、爱因斯坦,于是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却不料到了高中,理科成绩不好,只好改学文科,考取了中文系,遂决心埋头学问,目标是做一个学问大家,却又难耐钻研学问的清静与寂寞,于是进入企业几十年,每日刷卡、报到;上班、下班,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有一段时间,我爱上了读书,我犹如一个孩童忽然来到了布满精美贝壳的海边,每一粒贝壳都那么美丽迷人,却不知道如何选取。我一会儿看哲学,一会儿看科普,有一段时间我被小说吸引,后来又觉得应该钻研历史,到头来,什么书都看得浅尝辄止,什么都没抓住。
每个人在世上的时间,不过数十年,可谓来去匆匆。我们总是有很多的追求:财富、名誉、地位、爱情,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到头来,却常常如猴子掰玉米,抓到一个,丢去一个,又或者,看似抓到了它们,到头来,却发现一场虚空,你所追求的,并不是你的君。

前几天,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同事问我:你退二线以后准备干什么?
我能理解他话里包含的焦虑,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天上班、下班,以为工作就是我们的那个“君”,于是一心一意,不作他想。然而,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那些更年轻、更有激情、更有能力的人终将代替我们,我们终将离开职场这个“君”,这时才发现,我们一无所长,甚至没有一个有点价值的兴趣爱好,于是,一种焦虑油然而生:谁才是我的那位“君”呢?
一个人到了胡子一大把的年纪,才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可谓悲剧。但是更可悲的是,更多的人,直到生命的末了,都未必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我生命中有没有一个“君”,与我终生相守相知。

你的这位“君”,必须是你的信仰、你的追求,他是你精神上的满足,是你存在的意义。

1920 年11月,年仅22岁的周恩来来到欧洲,他的“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
在欧洲,通过认真的理论学习、实际的考察以及反复的比较,周恩来排除了无政府主义、法国的“工团主义”以及英国的基尔特主义等各种思潮,最终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他在给觉悟社社友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仰:“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的要为他宣传奔走”。他以毕生精力实践了其所立下的铮铮誓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主义与他,相伴一生,从未改变。

少年立志、追寻信仰,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人。

王阳明12岁的时候,便立志做圣贤。为了做圣贤,他勤学苦练、昼夜思考。他从小练习骑马射箭,研读兵书,考察边关。他研究佛教道教,即使在狱中仍坚持精研周易。他研读圣贤著作,为了掌握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面对庭院里的竹子,日夜沉思,连格七天,终致病倒。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2张

在贵州龙场,王阳明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继续潜心悟道,他自建了一个石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死之要义,寻求心之静一,以求自己能够超脱生死之念。终天在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感觉如云开雾散,光芒四射,过去一直未曾参透的“格物致知”之旨最终露出了真相。就此,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终于在头脑中完成。

《圣经》说:你寻找,便寻见,叩门,便给你开门。所以,你能否找到与你相知一生的“君”,关键是你要下决心去寻找。如果可能,越早越好。你要用毕生精力,不懈追求、潜心寻找。只有众里寻她千百度,方可能蓦然回首,得见那人。

得见那人不易,长相厮守更难,为了真正地“知”她,你必须付出很多、很多。

与我年纪相仿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陈景润的。
陈景润自幼家境贫寒,人也长得瘦小,在学校常受到同学的欺负,他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尤其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成绩一直拔尖。上高中时,听老师介绍了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酷爱数学、胸有大志的陈景润将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作为自己的梦想,装在了心中。自此以后,他历经数十年,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在1965年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也就是俗称的“1+2”问题。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他研究的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3张

陈景润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艰苦、政治干扰频繁,工作条件极其简陋,他研究如此艰深的问题,居然没有一台哪怕最简单的计算机,全程都靠自己用笔演算。他居住的房屋不足六平米,连一张桌子都没有,他就在自己的床板上计算、研究,他生活条件清贫艰苦,更兼他废寝忘食、生活无常,导致身体虚弱多病,但他对这一切甘之如饴,把所有的时间、精力扑在数学研究上,终于梦想成真。

真理的道路,艰难曲折,布满荆棘。然而没有艰辛的付出,你的“君”怎么会向你尽情倾诉?没有潜心的追求,她怎么会对你敞开心扉?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哪里会有回眸一笑百媚生?

与“君”相知的感觉,一定是无与伦比的美妙。
王阳明在他的诗《泛海》中写:“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习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4张

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
“知”是一个相互认识、接纳、融合的过程,“相知”的最高境界,是水乳交融、天人合一。她犹如一个面带黑纱的神秘少女,随着你的追求,会慢慢地向你揭开黑纱,你对她的了解才会越来越多,最终,你才可能在某一天,忽然之间对她有全新、充分的认识,然后,你便会如阿基米德那样惊喜地大叫:“找到了!找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5475.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