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地瓜粥

前几天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校友来青岛,我请他在即墨的一家酒店用餐。开席之前,服务员端上来一盆热气腾腾的粥,让我眼前一亮,大家都问是什么粥。我故意不让服务员说,“大家趁热喝,喝完了给个好评,这粥可是地道即墨农家饭,我就是喝这个长大的。”

“好喝,里面好像有红薯,口感甜甜的。”
“嗯,里面还有熟花生米。”
“热热乎乎,又香又甜,胃里暖暖的。”
大家好评如潮,你一碗我一碗,很快一盆粥就见了底。
“快说说,这是什么特色粥?”
“这就是即墨特色小吃——地瓜粥,我们当地都叫地瓜丝饭,原料都是本地的地瓜花生,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等我给大家斟上即墨老酒,慢慢道来……”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1张
地瓜,又称“红薯”“番薯”,即墨种植地瓜历史悠久,即墨地瓜就和烟台苹果莱阳梨章丘大葱一样,都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省久负盛名。优越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即墨地瓜不仅具有口感香、甜、柔等特点,而且富含淀粉、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地瓜种植简单,不挑地茬,旱涝都能有收成,在吃饱饭都成为大问题的年月,地瓜成为当地人续命的最佳食粮,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瓜养育了一代代的即墨人。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从小学校放学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妈妈在做晚饭,“妈,今晚上吃什么饭啊?”“今晚就做你最喜欢喝的地瓜丝饭,赶紧过来帮我烧火。”我顺手把书包放在一边,坐在灶前的板凳上,用力拉起了风箱,火苗呼呼的着起来。只见妈妈挑了几个大个的黄瓤大地瓜,用擦冲(就是现在说的擦丝器)擦成细丝,掀开锅盖,看看锅里煮的花生米火候差不多了,就把盆里擦好的地瓜丝倒进锅里,水面刚好盖住地瓜丝,妈妈说水不能太多,地瓜丝饭稀了不好喝,然后嘱咐我用力把火烧旺,妈妈在锅台边看着火候,生怕稀饭溢出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妈妈说好了,我停下拉风箱,火苗渐渐小了。又用小火煨了几分钟,妈妈掀开锅盖,一股浓浓的甜香扑鼻而来,“你在小学校疯闹了大半天,肯定饿了吧。”妈妈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又给我拿出一小碟雪里蕻咸菜,让我先解解馋……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幕,就好像“黑芝麻糊”广告一样温馨。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2张
即墨有句顺口溜“进了即墨地,踩着两脚泥,吃着大地瓜,听着柳腔戏。”数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即墨人,开发出多种吃地瓜的方式。地瓜煮着吃,烤着吃,做成地瓜丝稀饭喝,和其他粮食混搭着吃,各种加工后的地瓜食品,不仅好吃,而且花样繁多。

地瓜豆包:将地瓜煮熟,去皮,和豇豆或豌豆等共炖后团为馅,包的豆包,又香又甜,十分可口,俗话说得好:“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还真是那么回事。

地瓜枣:在秋冬季节将地瓜煮熟、去皮或不去皮,切片晾晒大半干,吃起来柔软甘甜。旧时,又被当作民间零食,春日浸泡后煮食。

起馏:用地瓜干加豆沫、水和成面团,做馒头状,用手指从底中往上钻一眼(不能透),蒸熟食,俗称“起馏”,味甘可口。

地瓜还可以酿酒,即墨农村普遍种植地瓜,秋季收获后,家家户户储备好了地瓜后,总要拿出一部分来做地瓜酒。酿造季节,家家冒烟,户户飘香,地瓜酒的香气香遍了整个村子。酿造好的地瓜酒,困上一到两个月,酒香愈发浓郁,到了春节恰好用来招待客人。早年间正月里,出门的路上,常常看到喝醉酒的大老爷们,走在路上,脚步趔趄,身子摇摆,醉态可掬,成为那个年代独有的乡村风景。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第3张
地瓜是长在土里的,裹挟了天地灵气,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即墨父老乡亲。地瓜又是最平常朴素的粮食,不欺天时,不负农人,心甘情愿为天下黎民百姓奉献。

时令已经过了“小雪”,据说崂山山里下过雪了。岛城街头卖烤地瓜的摊位开始热闹起来,傍晚时分,我是多想再喝一碗妈妈熬的地瓜粥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3950.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