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的恐惧(二)

1:我害怕贫穷、拮据、债务如山。

我从小开始,就穷怕了。我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印象深刻的一个小细节,至今仍会时不时从脑海中浮现。我最爱吃李子,小时候的某一年,周末放假在家,我和小伙伴在长厅玩耍,来了一个挑了两大筐李子叫卖的老板。热情地招呼在场的大人们买李子,又酸又甜的“乌云李”,可把我馋坏了。

我一路小跑回家,爸妈这会儿肯定已经出门干活去了,只有奶奶在家,我跟奶奶说。奶奶无奈地看着我说“可是奶奶身上也没有钱呀,以后有钱了给你买哈”。我也只能作罢,沮丧地又回到那个地方,“欣赏”有余钱买的大人们购买和吃李子。

这件小事对我的刺激太大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家里总是能有余钱,而我们家却总是没有呢?爸妈从来没有饿着我们四个,供我们读书拉扯我们长大也确实辛苦。我原本也不应该“奢望”过多。可是年少时,吃不到李子的那种酸楚和窘迫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所以我一直盼着过年过节,因为只有在这些特殊的时节里,不管是爸妈,还是其他大人们,都会突然变得更和蔼可亲,也更加慷慨。

2
新问题出现,我盼着一夜暴富。

随着爸妈的努力,一年又一年,他们能挣到和存下来的钱,越来越多。除了供养我们四个,还能有结余。这部分钱,一年又一年,老妈把她换成家里的大件“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等,老妈对于美好生活的规划,都在这一件件家用当中体现。我记得我问她“妈,咱家到底有没有钱呀”,她说“有钱呀,只是我和你爸要供你们上学,需要准备的钱很多很多,慢慢挣呗”。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爸妈到底有没有钱,只知道,他们确实通过努力把我们四个都好不容易供出来了。只是因为一些原因,眼看着我们家会更上一层楼的时节,老爸生病了,因为帮人担保借债,财务方面又出现了问题。老爸生命中最后的五年,就是在这样的贫病交加当中度过。然而,我一直知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年我一直都在外省工作和求学,对家里的这些重大事件也帮不上手,又或者应该说,这些事情也超出了我的处理能力。所以,除了在心理上宽慰“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以及听老爸老妈唠叨,我也做不到更多的事。我总是希望要是我能一夜暴富就好了,那样,至少钱这方面的事情,老爸老妈都不需要操心了。

所以,我穷怕了,从小时候的穷,到长大后看到爸妈陷入债务如山的境地,我对于创业这类需要大额资金的事情,也本能地害怕。我从研三那年开始学习理财,开始培养自己的财商。也是因为穷怕了,我希望能通过财务能力的培养,让我自己的小家庭,过上不一样的生活,走不一样的路径,不要再走贫穷、窘迫、拮据的老路。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一路开源节流的摸索过程中,受到挫折。因为对于那个时间段接触理财的人们来说,了解到这个路径,是不可避免的。在过往的一些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及,我对于这个事情的发生的一些梳理和复盘。人生路上,有许多坑,总有一些专门为某一类人定制,我只是遇到了那个为我定制的坑而已,然后因为认知能力不足,义无反顾地跳入。

3
投资理财之前的底线思维

但我仍然还是为小家庭留住了一些底线,因为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在购置大件,2015年给公婆住的二套房,2016年的车,2017年我们自己的改善住房,2018年的车位,2019年又配置了年金险。家庭的正常运转,家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些事,永远都是投资理财之前的底线。

正是因为穷怕了,所以越活越谨慎,但又能明白谨慎是其中的70%,还得有30%用来灵活安排,用来磨练自己的投资能力,从长期来看,这仍然是锻炼培养财商的重点。我常常跟队友吹牛“巴菲特说了,一个人一生中85%以上的资产,都是50岁以后获得的,咱们现在才哪到哪嘛”。队友听到我说这样的话,就会揶揄我,“说,是不是又被套住啦”。

说到被套住这个话题,我又想到这两天很火的一个话题“那些年我拿不住的比亚迪”,我反复思考,无论穿越回去2018年底多少回,我仍然还是会做出拿比亚迪换格力的决定。因为,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格力的长期确定性更大,更稳,这才符合我的逻辑,才拿得住。而比亚迪,始终是拿不住。只能错过。所以,也只是羡慕一下而已,并没有觉得这个机会错过了,就要怎样怎样。实际上,这对我的生活不会发生什么影响。以后,我还会遇到更多的机会,只要我的认知能跟得上,我就能把它变现。

今天把内心里的恐惧挖出来晾晒,发现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了。也许是因为知晓了更多的朴实的规律,比如“人生前紧后松”,比如“量入为出”,比如“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要做它的主人”,比如我对于未来我终将越来越富裕,有清醒的认知。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普通平凡的人们,就像我,只要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可以在错误中成长起来,而不会被错误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每个人都应该有的信心,就是这个,“我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过得越来越好”。就让时间陪着我们慢慢变富,不要着急,不用心慌,一步步踏实地走就可以。

该是你的,迟早都会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以上,与诸君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3647.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