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回忆里重塑时光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老娘住进养老院以后,我一直想跟家里的院子告别。
这是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院子。像村子里几百个院子一样普通。不同的是,这是属于我的院子,这里有我成长的印记。

跟一个院子告别,不仅仅需要勇气。

院子大约二百平方,本来五间正房的面积,家里盖了六间。原因是爷爷在盖房子之前把檩条截短了。檩条准备好几年后,家里批到宅基地。爷爷不知道几年的变化,村里房子变得宽大。原来的檩条只能盖小房子。房子就从五间变成六间了。

院子跟其他人家的院子没什么区别,对我来讲,那里承载我半生的记忆。

父亲走后,我们接母亲一起住,她开始总是不肯。说在家守着院子,家里还有多年的乡亲。可她自己在家,难免孤独。院子里花草也没了精神,老娘也在两次生病后,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老人。

娘没有别的爱好,除了看电视就是发呆。送她去养老院后像换了一个人。她眼睛里有光,脸上有笑容。人多大都要有伴,儿女的陪伴代替不了同龄人的陪伴。只是,娘去养老院后,院子彻底成为“留守院子”。

离开小院时,我们把花送到邻居家寄养,断了水电。家里再无牵挂,我们带走记忆,留下满满一院子荒凉。

我回老家时,走在街上。我会问不开灯的屋子是谁家的?人都去了哪里?如今,我家也会被经过的人们说起。这是老林家的,老太太去了哪里。

院子的春天有自发的野菜,也有从冬天过来的菠菜。头茬韭菜没有浇水,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香椿该掰了,来讨吃的野猫再也吃不到娘给的饭菜。

薰蚊子的艾草编成的辫子还挂在墙上,它期待在一个个夏天大显身手。可最终却在一个个夏天结束后没有用武之地,生生将自己变成夏天的摆设。

曾经打打闹闹的兄妹,都成了年过半百的人。脸上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分分合合,终究还是走到一起。

院子老了,我们也老了。

那个我曾经藏起书包的草垛早已不见,那个年少的我仿佛还在眼前。为了获得娘的关注,我故意不穿棉衣,娘嘴里骂着,抱着棉衣跑来追上。我享受这份关爱的日子明明就在眼前,怎么日子越过越瘦?

时光真得好不经用!

我们在院子里举办过葬礼,也在院子里举办过婚礼。我们在这里怀念逝去的亲人,我们也在这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我们离开院子去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让院子留守,我们最终也会成为留守的院子。

我用这样的文字怀念我们的院子,我也想用这样的文字怀念院子里走出的我们。那些不起眼的陈年往事,像一阵风,我们被风吹着寻找归宿,我们在风中迷失或者重塑,我们最终被风吹到命运的墙下,在墙根就着阳光回忆一生。

这些天,仿佛时光倒流。我又重回那个院子。重温曾经的酸甜苦辣,重新做一次那个院子的孩子。只是这次不再有伤,这次的梦想插上翅膀。无论我在这个院子怎样长大,无论在这里经受过怎样的教育,我都长大了。我从那里出发,长成现在的样子。

我们跟一座院子告别,带着祝福重新上路。

多年后,我会重新走进这座院子。作为曾经的一份子,我会拾起那些岁月,把往事当做种子,在院子里种下春夏秋冬。

那是属于我们的繁华。

当我写完我的院子,写完院子里发生的大事小事。我没有在回忆里感到沉重,竟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释怀。

我们的成长中总会遗失一些东西。无论这种遗失是主动还是被动。城里长大的孩子,没有我笔下的院子,总有一处平房或者小楼。农村长大的我们,肯定有一处院子。无论是栅栏做墙,还是红砖碧瓦。

而我,就是生活在那样一个院子。

就像那个春节前我写《大丈岭的回忆》时一样的感觉。这个院子里的过往曾经有的遥远,有的清晰。无论悲喜,都被岁月打磨得没有当初的欢喜或者刺痛。今天,我回头寻找,握在手里,除了温暖,只有温暖。

我看见那个成长中的我,在夏夜数星星,在冬天讨生活。我看见那个青涩的我,在平淡中渴望美好,我看见勇敢去爱的我,也看见心怀希望努力奔波的我……

这都不算什么。因为,那时我们的院子是热闹的。家人都在,我们都年轻,院子也年轻。

那时,时光跟院子一样葱郁。

我没有给《告别》,设计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我认为没有必要。几十年的光阴,我还在继续生活。日子像摊开的那张饼,无论我在饼里卷了什么,都早已吃下去,消化完,变成营养或者残渣。我靠营养活到今天,至于残渣早已化作泥土,滋养大地。

我不要那么多悬念,也不需要调和渲染。日子本来滋味多多,不加油盐都咽的下去。

我喜欢平淡的文字,就像我喜欢平凡的日子。这样的平凡看似简单,只要细品,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文字是我给小院的礼物。我从这里出发,一路走到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我留不住时光,但文字可以。匆忙走过半生,留一些文字给过去,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

我们都在回忆里重塑时光。回忆是一列绿皮火车,我们在车上相遇。相逢一笑,坐下来慢慢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663.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