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条

虽是初五的夜晚,还在过年中,但这几天把好的吃多了,无意再弄丰富的晚餐。算了,煮一碗豌豆尖素面简单对付一下就行了。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吃着吃着,不禁又勾起了我对“吃面”的回忆……

 

现在的人们对吃面已习已为常了,“吃面”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普通得再也普通不过的一件事了!

 

可我们小时候却不是这样的。

 

我们小时候根本就没有现在这种现成的,一把一把的,拿回家把水烧开就煮的干面条。

 

如果想吃面条,要提前向大人央求,大人们心情好的话,把面粉用水和好,再发一个多小时,然后反复揉搓,再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很薄的面皮。擀面时还要边擀边撒干面粉,否则就会粘在一起成不了面皮。然后把擀好的面皮一层层迭起,再用菜刀切,切宽切细自便,切好后拿起来一抖,一根根面条就成了。

 

面条下锅后,在碗里放上嫩花椒和大蒜捣的蒜泥,放点盐巴,那个味道就莫摆了,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可以说,比现在面里放花椒油,香油,豆油,味精……等作料的面要好吃多了!

 

关键是,我们小时候很少能吃到面,因为每年小麦收割脱粒晒干后,首先要给国家交够公粮和统购,然后集体留够来年用的种子,剩下的才是全体社员分。我记得有一年主劳每人分12斤,妇女劳动力每人分10斤,小孩每人分3斤。把分来的小麦弄回家后拿几斤在石磨上磨成面粉“打牙祭”,其余的存放在那里过年再吃或有重要客人来时才吃。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有一把一把的干面条,但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那种干面条,那种面条是放了盐的,做工相当复杂而且技术要求颇高的手工“盐挂面”。

 

做盐挂面的技术要求很高,每个大队(即现在的村)都有一个或几个专门制作盐挂面的师傅。师傅要先把面和好,搓成条条,搭在竹杆上,再一排排搁在“拌桶”(打谷用的一种大型农具)里,盖上被子“发汗”(即现在的发酵),把汗发好后,拉面的师傅从拌桶里拿出来,把搭面的竹杆穿进钻有不少小孔的木方上固定住,再用一根竹杆套在下面拉,边拉边退。不一会儿,很粗很短一根一根的面条就拉成很细很长一根一根的面条了,然后晾干,再小心翼翼地取下来平放在案板上用菜刀轻轻地切成五六寸长,再用旧报纸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这就是当年最先进的手工“盐挂面”。

 

这种盐挂面要有钱人才请得起师傅在家里做,市场上没有卖的。

 

那时候,有钱人的小孩随大人走人户时,用布口袋提上两把盐挂面送人情,那就是很大的礼了。

 

之所以说做盐挂面技术含量高,是因为发酵不够,拉不细面条,发酵太过,一拉就断,也成不了面条,发酵要恰到好处才行。

 

那时煮一碗盐挂面,再煎一个鸡蛋放上面,就是招待贵客的美食,我们小孩是吃不到的。

 

不知哪一年,手工制作的“盐挂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制作手工“盐挂面”的师傅也没见了,估计这个手艺跟补碗那个手艺一样,也失传了。

 

前几年,我突然发觉,在家里煮的面始终不好吃,啥子作料都放齐了,仍然不好吃。但去外面面馆去吃面,一端上桌看一眼就有了食欲,最后连面汤都要喝完。

 

比如大竹县城有一处叫“椒麻了”的面店,你想去吃一碗面必须要有耐心,因为需排队等候,一般要等半个小时左右。面端上来了,整个面条漂浮在红红的面汤上面,面条上面是好几大坨煮得稀耙的象果冻一样闪烁着光泽的牛肉,牛肉上面洒有香菜,葱花,你用筷子一搅动,牛肉、香菜、葱花、生姜、蒜泥、三奈、八角……等作料的混合香味扑鼻而来,口水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急急忙忙将面条挑进嘴里,一嚼,哇塞,那个味道一下就把人迷得神魂颠倒……

 

我的记忆中,全国最好吃的小面还数重庆的小面。但是,去重庆不能进面店,否则吃不出那种效果。

 

要去哪里吃呢?

 

老板用一个装煤油用的那种大铁桶做的煤炭灶,放在街沿上,灶里面烧的焦炭,上面放一口大铁锅,煮面的水都成了很酽的黄汤,边煮面边捅炉子,那灰飞起来随水蒸气掉进锅里,黄汤上面浮起很多灰色的泡沫,老板把面条从黄汤和泡沫中用竹漏丝瓢捞起来倒进放好作料的土碗中,再舀一勺黄色的面汤,食客端过来站在街边或蹲在地上,边搅动边吃……

 

这种感觉,才是最正宗的吃重庆小面的感觉!

 

好多年没去过重庆了,不知现在还能不能吃上这种回味无穷的天下最好吃的最有味道的小面了!

 

几十年过去了,站在重庆街边吃“重庆小面”的感觉依然记忆犹新,下次如果能再次去重庆,不知还能不能找到这种小面,如有,我一定会再去细细品尝。

 

面条,既是主食,也可作为小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没面条,且各有特色。

 

但我记忆最深的,觉得味道最纯的,还是那一碗“重庆小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1391.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