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昌平绿化怎么样

从昌平园校门到大路口,好长。离开昌平近三十年了,真快。

我那时还小,不潦倒也不通世务,不愚顽也怕读文章。新校区,领导高度重视,派了一些骨干老师。后来我才知道,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凡是“过渡性校区”学生都要有点思想波动。有一次,班主任老师主持班会,让大家谈谈对课程、对园区的体会和意见。我“不会说话”,自然也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话。只记得一位北京的女同学说“哪儿那么多幺蛾子”。是的,似乎不应该挑。都上北大了,还挑什么,挑伙食,挑老师,挑图书室?可不挑心里又没谱。大师我们没见过;真正的北大是什么样,我们也不清楚。于是,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人生最难的是没谱,至少那时候我心里真没谱。

对北京的同学有点羡慕。他们走过长长那一段距离,再登上某路公交车,就到主城区回家了。而我们,也只能把四号楼的宿舍当成“家”。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昌平园区有三位学生工作的年轻老师:考古系一位、法律系一位、东语系一位。法律系那位比较儒雅,东语系那位风风火火,考古系那位直接批评过我——起因可能是我这样的人属于上大学转型太慢的。偶尔也见到过其他校领导,我有一次大着胆子张嘴问一位不太熟悉的长者:“老师们的车能不能搭我一段儿(去舅舅家)?”结局当然是“不能”。95级某系有老师允许学生搭车,其实是一场人祸的出发点,几十年后细节才被挖出和公布。

当国庆的焰火散去,似乎学习就可以走入正轨。但我不记得在昌平学习过什么,英语分级是惨烈的,大家很重视。我不喜欢英语,却考上了三级,英语班有一个云南籍的经管系(?)男同学,英语口语特别好,我还在食堂排队的时候问过他学习经验。我不喜欢英语和后来自学日语、俄语没关系,也不是因为那个英语z老师土气。大约在2010年前后,网上传着一些北大的传说。不过是类似于才子隐居之类的,故事的女主角是谁呢?有人说就是在昌平教过英语的z老师。但我疑心是炒作,这类传说就再也没看。

英语课到啥时候都是不好评价的。三十年来,大学富了,英语没啥变化。英语教育可以理解为大学里的“利益集团”,不会轻易退出和弱化。

专业课更是一塌糊涂。帅气的王联老师留过课堂作业,他表扬一位湖南籍的男同学有见解。此人也确实有些积累,熟读了鲁迅的一些文章。我也读过,但是在高中阶段文学细胞都休眠了,上大学的时候又没把鲁迅深读下去。他还要转让一些旧版的《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前提是接受者真的想看,真的喜欢。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然得不到这些真诚的转让。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替那个年代的老师捏一把汗,遇见我这类学生——无特长、无目标、无热情。大一就该“三无”吗?好多老师上课分学习小组,我也觉得融不进去。

广播站可以展示才华,英语课可以秀口音,“十佳歌手”更是有很多看点,我的舞台又在哪儿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转型慢的人除外。

昌平绿化怎么样啊?穿越回去航拍一下,“绿杨阴里”的一些稀有年轻物种,活跃着呢。没谱的小我在其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1020.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