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一段回不去的纯真童年

有人说,童年宛如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宛如一杯淡淡的茶水,让你回味;童年宛如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但我觉得,童年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如痴如醉;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花,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著名作家夏巴尼曾经说过,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一段童年时光已成为永恒的“历史”了,时常会想起那些让我十分怀念却再也无法回去的童年了。我出生于五十年代未的大跃进时期,又赶上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我6岁来到平庄矿区生活,8岁上小学一级时,正值“文革”开始。当年,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红色的,如红旗、红太阳、红像章、红宝书、红袖标、红领巾等等。高音喇叭里的亢奋激昂的社论、革命歌曲……所有这些都营造了一种温暖的、令人激动的氛围。家家户户都有毛主席语录,大人、中小学生都在学习、背诵。无论男女老少胸前都佩戴毛主席像章。像章种类繁多,有大的、有小的,有正面的、有侧面的,有穿军装的、有穿便装的,还有“夜光”的,我好奇的用小手捂住,悄悄地看,真的发光,很是神奇。不少人家把精美的像章别在红布上,镶嵌在镜框里,挂在墙上。家家墙上都粘贴着毛主席画像。“文革”时,虽然年龄很小,一知半解,幼小的心灵上还是受到了影响。当年取消了少先队,小学生都是红小兵,戴上了“红小兵”的袖章,学校开批斗会的时候,也要喊口号,参加游行,参加劳动,还要帮助高年级同学贴小字报。上学学费一两元钱。上学没人送,放学没人接,弟弟妹妹跟着姐和哥。上学都是结伴走路上学校,从未迟到过。渴了喝凉水,饮料没见过。那个年代,学费2元5毛钱,家庭困难的,还可以免学费。上学没有完整的正式课本,有的学期有一、二本,有的学期是油印的。当然每个同学都有《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两本红书和“老三篇”,即《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学校上课时间也不正规,老师上课除了讲算术、语文,主要就讲这两本红书的内容和“老三篇〞,当年每个同学都能熟练的背诵“老三篇”。雷锋好榜样,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天天说。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小伙伴们放学回家,在自小院里放个板凳和饭桌,几个人围着桌了一边写作业一边玩闹。那时候考试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小伙伴们用的书包是绿军挎包,书包里基本上就放几本书、作业本和文具盒,也没那么重。文具盒都是铁的,文具盒里面或外面印着乘法口诀表。那时候小伙伴们能拥有那样的书包、文具盒依然非常开心快乐。铅笔、像皮都是2分钱,小刀锯条磨。铅笔都用到一寸多,作业本都是用完正面用反面,而平时只能以大地做纸,用木棍当笔,在地面上练习写字。铅笔1分钱一根,带有橡皮的3分钱,橡皮1分钱能买两块,作业本就更加便宜了,1毛钱可是买到厚厚的一本。当年只有周日休息,一周上六天课。一天6节课,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课程为语文、算术、美术、体育、唱歌、劳动课。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每周还有专门的算盘算术课。排座位分高矮,个大的坐后桌,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坐在同一桌,课桌划界河,没说半句话,脸就红到脖,上课背语录,接着唱红歌,学习很上进,爸妈不多说。老师不补课,作业也不多。假期都有学习小组,一起写假期作业,学雷锋做好人好事。
儿时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的情景记忆犹新,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头一天老师就会发通知,准备什么、穿什么、注意什么等等,清明节那天学校会拉着队伍,以班级为单位抬着花圈,步行前往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花圈要班级干部轮流换着抬,走在班级队伍前面那就是一份光荣,一路上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歌曲,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地行进,那时的我们也是激动兴奋,到烈士墓依次向烈士墓献花圈、默哀、聆听烈士的故事……那时对于纪念革命烈士的事迹、为国捐躯的精神,在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革命烈士非常崇敬。
那个年代小学生的思想非常淳朴。就比如当时我上小学,为了做一件好事,下午放学一回到家,就央求妈妈早晨早早做饭吃饭,为的是能提前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后,其他同学还都没有来,就打开教室门,急急忙忙把教室里的地面打扫一遍,黑板擦一遍,都擦扫得非常干净,然后走出教室,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这时,同学、老师陆陆续续来到班级,一看教室已经被打扫了,黑板也擦过了,但就是不知道是谁干的,看着老师、同学们一脸的疑惑,自己还偷着乐,甘当无名英雄。特别是当老师对这样的无名英雄提出表扬时,心里真是美滋滋的。那时候,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抢着做。记得当年有一首儿歌至今难忘怀,“我在马路边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这首名为《一分钱》的经典儿歌,是我们儿时传唱的歌曲,至今还能哼唱。当年的每一分钱,承载的是过往的岁月,见证的是社会的变迁,记录的是人们的生活。于我而言,当年的每一分钱还叙述着我的成长故事,让我刻骨铭心。
当年的小学生与当今小学生的童年相比,虽然没有玩过智能玩具,没有玩过网络游戏,没有去过游乐场和动物园,也没有上过书法、绘画、钢琴、舞蹈、编程等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没有电视、电脑、手机、学习机……不过这并不影响小伙伴们的学习娱乐生活。我的童年可以用简单、质朴和纯真的词汇来形容。
那个年代精神生活比较枯燥和单调,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册)是我们童年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和启蒙读物,小人书从单本到套本,样样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度,可谓种类繁多。从古代故事,《西厢记》《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到国内战争故事,《三毛流浪记》《平原枪声》……;从抗日战争故事,《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到抗美援朝战争故事,《罗盛教》《邱少云》《杨根思》《黄继光》……从科学知识,《十万个为什么》……到神话故事《西游记》《封神演义》《哪咤》等等。图文并茂,形神俱备,可谓是淋琅满目。外国童话、中国神话、寓言故事、名人传记……各种内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那是我们童年时最好的礼物,童年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小人书。当年能买到一本新的小人书,特别的开心,总是自己看完后,再和小伙伴们换着看,互相过瘾,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增添更多的生活乐趣。那时小伙伴们都为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喝彩,为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庆祝,为半夜鸡叫的高玉宝叫好,为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叹服,为同龄人“潘冬子“充满敬意,为挖山不止的老愚公祝福……那时一本一本的小人书,是当年小伙伴们的精神食粮,那些充满无限乐趣的小人书,不仅伴随着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有很多知识,是从小人书学到的,从小人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精神营养,以至于长大后,小人书里的正能量依旧深深影响着我们。一转眼当年的小屁孩如今当上了爷爷,奶奶,现在小人书早己不稀罕,各种新式武器早己武装到户。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是那么爱屋及乌,观念尽管陈旧过时,可过日子就得很快乐。真羡慕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可真幸福。人人都会十八般兵器,个个都玩地得心应手。小人书已掀过崭新的一页,数字化的世界早天翻地覆。我的童年,除了小人书,还有胶片的电影,八分钱看一场电影。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的电影,虽已经看过无数次了,仿佛每一次都是首映礼一般庄重,不仅从这些题材的电影当中,感受到了军人的风采,而且还在我们内心当中,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当年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白毛女》等“八大样板戏”,丰富着童年贫瘠的精神世界。虽然文化娱乐很匮乏,却没有感觉到无聊和寂寞,小伙伴们可以尽情的释放童年的天性,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一样过得很快乐,很精彩。那个年代看一场电影,远远胜过现在人看春晚,那个时代电影片子少,还是黑白的,经常重复放映,那也是百看不厌,甚至把电影的台词都能背下来,看电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最高精神享受,那个时候看电影不只是文化,更是一种生活,因为那个年代娱乐活动实在太少了,看电影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娱乐,看一场电影绝对是一场精神享受,恰似吃一顿文化大餐,从当初为看一场电影去处心积虑的攒钱,到现在随时刷卡有选择的观影,不得不感叹社会的进步,现在在家可以用电视、手机、电脑等看电影,想看哪类影片都有,可谓门类齐全,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却没有了童年看电影的迫切心里和味道。
那个年代,生活物资匮乏,穿衣服的原则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老三穿”。因为物资极为紧缺,所以每个孩子的衣服非常少,而且都是哥哥姐姐穿完了之后,留给弟弟妹妹们穿,一件衣服经过几个孩子之后,都已经破的不像样子了,这时候父母才舍得丢弃。当年这些破破烂烂的衣服其实还有大用处,那就是把纽扣拆下来之后,旧衣服用来纳鞋底儿做布鞋。一双布鞋,也能让几个孩子穿过来一遍儿,直到脚趾头露出来了,才会最终被舍弃。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母亲用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新衣服、新布鞋。衣服基本上是灰蓝绿布的,是纯棉的,都是中山装、学生装、解放服;布鞋是用麻绳纳的布底。吃的基本上是粗粮,细粮很少,吃菜没油炒,清汤一大锅,青菜也不多,饿了分饭吃,都是玉米馍、玉米渣子粥、高粮米饭,就着咸菜吃,冬天酸菜、白菜、土豆、咸菜多,家家有菜窖,贮藏过冬菜。喝水公用自来,夏天吃菜排队抢着买,家家户户在自家小院养着鸡鸭猪。过年杀个猪,一大锅杀猪菜能吃上一个正月,杀猪菜是用干白菜、血肠、猪脖子肉制作。猪头、猪啼子留到二月二在吃。(当时老人说“二月二龙抬头,炒金豆吃猪头,理发铺里剃龙头,春风送暖往家走,幸福快乐留心头。”)除留少部分猪肉、猪下水过年用,把一部分肉都熬成猪油,放在小坛子里,做为一年的炒菜用油,少部分五花肉挂在仓房,丰干成辣肉。在那个年代,醋、酱油、白酒、果酒全部是散装的,分别放在大缸里,买的时候都得用竹或木制的提子打,当年叫打醋打酒打酱油,都用提子打,提子有一两的、半斤的、一斤的。打醋就用打醋的提子,打酱油就用打酱油的提子,打酒就用打酒的提子,不能混用。营业员听说你要打醋、酱油、酒,她就拿提子在酒缸、醋缸、酱油缸里舀,再用漏斗接着倒进你拿的瓶子里。那时我喜欢跑腿,因为给家里去打醋打酒打酱油都有点搞头。比如说大人会多给一两分钱,打了醋或酒或酱油,就可以买一两个硬糖甜嘴了,所以我喜欢跑腿这差事。一斤酱油7分钱、一斤洒1元2毛6分钱,糖果1分钱一块。当时在商店里买东西少1分钱也不会给你拿走,在菜场买菜少1分钱也不行。我的童年时期不仅没有美味的零食,而且吃上白米饭或白面饭,都是少知又少的。为了满足对零食的渴望,记得当年吃包米花就是最好的零食,每当崩爆米花的老人家来到了工村里面,我们也会拿出玉米,让老人家赶紧加工出来。当玉米在黑色的铁炉子里摇啊摇的时候,我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早已经有人,把装爆米花的蛇皮袋准备好了,只等老人踩上一脚,“澎”的一声响,香甜美味的爆米花就已经装满了整个蛇皮袋。这时候小伙伴们就会一拥而上,抓起散落在地上的爆米花就往自己的嘴里塞,很多时都被烫得呲牙咧嘴。崩爆米花的老人家一边笑话孩子们,一边捡起散落的爆米花,品尝自己的杰作。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棍的人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写着“冰棍〞的箱子,箱子不大,“冰棍”的花样也不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那时候我们的零食少的可怜,能有个“冰棍”,都可以高兴老半天了。3分钱一根“冰棍”。5分钱可以买一个面包、6分钱能买一瓶汽水。反观现在孩子们,来到超市里,会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无论是香甜可口的巧克力或者是嘎嘣脆的薯片儿,零食花样繁多,品类齐全。
那个年代购物全凭本和票,不够凑乎过,买粮要凭粮本,有粮票也行,买付食用付食本,买煤要凭煤票,买肉凭肉票,买布凭布票……所商品物品全部是凭票定量供应。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票,像自行车票、烟票、缝纫机票、手表票、酒票、豆腐票等等。那个年代没有楼房,家家住在单位分配的土坯平房或砖瓦平房,当年家睡火炕,炕上全部都铺用高粱炕席,一张高梁炕席,能铺二年多。当年有句老话说,炕上没炕席,当家的脚上没皮,(当年己婚妇女叫当家的)炕上的席子破,过年没换上新炕席笑话男主人不够格,还有一句老话娶不上媳妇直挠炕席。一家人吃饭把四方桌放在炕上,家人围一桌,炕上盘腿坐。那个年代经常会停电,焟烛、煤油灯能凑合。天一黑就睡觉。当年有句顺口溜:“小丰满的电三根线,隔三差五就停电”(当年用的是小丰满水力发电站的电)。那个年代机动车很少,只有4吨的解放牌汽车,运送物资大都用马车,没有公交车,火车还是绿皮的,嘈杂拥挤的火车站,火车行驶速度慢,车次也很少。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但家里有自行车的也很少,大人上下班基本上都是用步量。在童年时期,“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记得那个时候,节假日家长不上班,我就把自行车推到广场去,学骑自行车,当时个头小,骑不到坐包上去,就将一条腿在自行横杠下方伸过去,用一只手扶稳车把,另一只手抓紧横杠,以这样蹩脚的形式,完成了当时最帅的掏裆式骑车。有时一不小心就摔得鼻青脸肿,有时摔的胳膊、腿流血,有时把脚蹬子摔弯了,让家长一顿训斥,还是乐此不疲。当年有自行车的家庭的小孩子基本上都会掏裆骑自行车。那时小伙伴在一起在广场骑掏裆自行车,宛若一条风景线。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如当时一首打油诗所说:“身穿灰蓝绿色装,吃穿用品全凭票,玉米高粱吃得香,养鸡养鸭又养猪,邻里和睦相互帮,胖瘦穷富没人说,走亲访友靠步量。”那个年代,在民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人人皆知,是老百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经过岁月漫长的沉淀,反而多了些悠长的回味。
儿时矿区东面村子边有一条河,叫老哈河,在河上建有一座桥,叫黑水大桥,一桥把建平县黑水公社与平庄矿区相连通。当地村民称老哈河为老河,也就是老哈河由上游流至村边这一段河道。由其是雨后的老河像飞瀑,倾泄而下,翻卷奔涌,河水因湍急的水流变成了浑浊的黄色,裹挟着泥沙、碎木,撞击着河岸,然后打着旋儿绕过去,继续向下游奔腾。雨后河水上涨,河里野生鱼增多,常有人在下雨后来河里撒网捞鱼。平日里是一条比较温顺的河流,河水流量不大,清澈见底,连河底的鹅卵石都清晰可见,河中水草柔曼摇曳,白漂子鱼在水草间自由穿梭浅翔,许多野鸭子在水面叫着飞来飞去,水面上留下了层层涟漪,河边懒蛤蟆横行,悠闲地爬来爬去,而当有人企图抓它们时,它们又很快跳到在河里。河面的上空小燕子一会儿掠过水面,一会儿冲向高空,蜻蜓在河面上自由飞翔。当年的老河是小伙伴们夏季节假日玩耍的天堂。对于老河,我无比熟悉又无比陌生,自幼在河边玩耍长大,却始终不知道它从哪里开始,更不知道关于它的哪些传说。
春天老河两岸树叶透着嫩绿,各种野花儿争奇斗艳。彩蝶蜜蜂在花丛间忙碌着翩翩起舞。小伴们在花丛中跑来跑去,在追蜂捕蝶中快走奔跑中,有的伙伴摔倒,甚至摔的鼻青脸肿,衣服也摔破了口子,仍然奔跑不停,有的玩伴拿着木棍,有的拿起自制的木枪木刀,在河滩上喊着追着,“冲啊,杀啊”……河滩上留下小伙伴们快乐的身影。小伙伴们在春天自制风筝,用树枝或高梁结秆做骨架,用麻绳或细铁丝捆绑固定,风筝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有长方型的、有三角型的、有菱形的等,纸张涂上用白面做的浆糊粘到骨架上,纸张上有自绘的蝴蝶、动物、花鸟、大树等图案。春天风大,风筝做好晒干后,与小伙伴们一起放起来,风筝在天空随风飘舞,小伙伴们跟着风筝在地面狂奔,记得有一个小伙伴突然被石块绊倒,鞋掉了一只,风筝挣脱飞向了高空,伙伴们拉起摔倒的玩伴,望着远飞的风筝哈哈大笑……小伙伴们在笑声中快乐度过春天的时光。
夏季小伙伴们一起到老河学游泳,捉小鱼、捞蝌蚪、捕蚂蚱、逮蝴蝶、摔泥泡。还有打水枪。水枪就是用一节细竹管,一头留竹节,另一头不留节,在有节的节中间钻上一个或几个小孔,在一根筷子上绑一点破棉絮,塞进竹筒放在水里慢慢一抽就吸上水,然后拿出水面,互相对着推,就射水出去,小伙伴们玩的其乐融融。在平时,小伙伴们在工村广场,三五成群玩纸飞机、噶了哈、丢沙包、踢毽子、跳大绳、老鹰捉小鸡、骑马杀仗、下五虎、弹玻璃球、扇烟盒、推轱辘圈等等。当年小伙伴们互相嬉戏打闹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再眼前。还有“跳房子”。只需要一块石头或瓦片,在地面上简单地画出格子,很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大家可以一起玩。还有翻花绳。将绳圈套在手指上,并利用手指进行不停的勾、拉、套,进而翻出面条、大桥、饼干、降落伞等造型,多为一个人拉绳,另一个人翻绳,若一方将绳翻散后,为输家。童年的游戏一个接一个,厌了就换,累了就歇,也乐此不疲,玩得开心尽兴,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消遣殆尽。还有自创的“跳山羊”游戏,宛如现在的跳木马,就是一个人弯着腰当做“山羊”,如果你从它身上跳过去就算赢,你还可以继续跳,没跳过去的就当“山羊”,循环往复地玩。还有自制火柴枪,就是用自行车铁链子做成的,火柴杆在那个年代可真的老废了,是童年男生的最爱玩的游戏之一。还有文明的游戏,就是分成两队,相距一段距离,手拉手唱着:“谷草垛,插镰刀,你的兵马任我挑,挑什么?挑红缨,红缨没在家,挑你们金刚砂,金刚砂做买卖,挑你们学习最好的,谁?”于是点对方小伙伴的名字,另一队人紧紧地手拉手,被点的那个小伙伴奔跑着直接撞过来,如果撞开,领一人回去,没撞开,对不起,小伙就只能留下。最热闹精彩的当属站在老河水中打水仗,小伙伴分成两拨儿,一拨儿向另一拨儿的水面投石块,比赛看谁投的石块远,溅起的水珠多又高,双方互投鹅卵石,不大会儿,双方小伙们全身都溅满了河水。还有在河边比赛爬树,看谁爬的高爬的快,有一回一个小伙伴上树后,树的高处有一个马蜂窝,他用树枝捅了马蜂窝,马蜂全部岀动直接攻击小伙伴们,有的小伙伴被蜂子蛰得面部手脚红肿,鬼哭狼嚎向家狂奔,从此,小伙伴们再也不敢上树捅马蜂窝了,因为后果很严重。小时候最爱帮大人干的活,就是做饭时烧火,拉着风箱。我的童年,家家普遍使用的炊具之一,就是风箱。从外形上看,风箱就像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长、宽、高各约75厘米、30厘米、45厘米;就其原理来说,风箱就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原理把经过压缩的空气输送进灶膛,使火焰燃烧更旺的一种鼓风工具。大约在七十年代初,风箱很快就不见了。家庭灶台旁普遍用上了手摇式吹风机,在后来就用电吹风机。原有的风箱、吹风机被解体改作他用。相对于其他老物件,拉杆式风箱的消失是最快的,几乎是“电灯一闪,风箱不见”。
记得那个年代,蔬菜也比较少,基本上是茄子、白菜、土豆、豆角、菠菜、萝卜等,有时还买不到。到了夏天,大人们就让我们到田地里挖野菜。我们就与几个同学结伴而行,在玉米地、高粱地里挖曲麻菜、婆婆丁、苦麻子、猪毛菜、西天谷等,每次都—边嬉戏玩耍,一边挖野菜,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挖了满满一提蓝,回家后母亲反复冲洗,把野菜切碎加上少许玉米面做成了菜团子,再用大铁锅蒸熟,一家人就美美吃上一顿。当年,饭桌上吃的菜都是素菜,鸡蛋猪肉等都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鸡蛋8分钱一个。当时主粮是玉米面、玉米渣子、高粱米等,玉米面窝窝头、高粱米饭、王米碴子粥等就成了主食。基本上每个月吃一、二次大米饭或二米饭(大米和小米);白面除了做馒头、面条、烙饼外,都用来做疙瘩汤。记得当年吃高粮米饭和铁锅纯酸菜,牙齿都变成黑色的,但过几天就自然消失了,据当时老人说是食物的一种化学反应。那年那月虽然细粮短缺,并不感到日子过得苦,每天都欢呼雀跃的。逢年过节的时候,要是能够吃上一顿肉馅的饺子,也是最大的幸福,当时一斤猪肉7毛3分钱……家家户户粗粮加蔬菜是那个时期的一日三餐。童年时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虽然不高,比较清苦,都没有太多物质要求,居民生活简单又单纯,这也是那时代的特点。
当时的年月缺少柴火。住户居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做饭,北方天气寒冷,要用火炉取暖,定量的煤根本不够烧。秋收结束后,家长就崔促我们到玉米地和高粱地里刨茬子,每天下午放学后,写完作业,就邀约几个小伙伴,手里拿着一个镐头去地里刨茬子,在地里哈着腰,一镐刨下一个茬子,再将茬子在镐头上磕打一下,将茬子上的土磕掉,在把茬子捡到一起,然后用麻绳帮成捆往家背或用木头制作的小单轱辘车推回家,玉米茬和高粱茬运回家后,还要进行晾晒一些日子,待全部晒干后,开始码垛,码垛先要打好地座,选放茬子的地要平,先码很大的一个底,然后往上逐渐缩小,类似金字塔状,垛四周的茬子须根在外,里面可以随便堆放,站在上面边码垛边用脚踩实,再用铁锨使劲拍打外面一层,使整个茬子垛形成一体为妥,茬子垛码好后,垛尖上铺上一块塑料布,压上砖头或者石头,防止渗雨水烂垛。那个时候学校也都要求学生从家里带茬子,放在教室煤仓里,做为冬天教室取暖生火炉子的引火柴。现在,想想当年刨茬子的情景,感觉还是很温馨,因为,它曾经温暖过我们这代人。当时农谚说,“女的怕补袜子,男的怕打茬子”。
冬天到来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无聊,因为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爱玩,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没有现代版的各种玩具和游乐场所,最令我们着迷的,还是捉迷藏。捉迷藏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动辄十几人,场面壮观,热闹非凡。这个游戏很简单,先总会划定区域,任何人都不允许犯规,不然满工村跑,任谁都无法找到。然后用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找人或被找的人,找人的则必须用一块黑布蒙住眼睛,然后数四十个数,这期间被找的人要迅速藏起来,找人的数完数后可解开蒙住眼睛的黑布,在规定时间内找人,找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下一轮找人的人,第二轮开始。这种反复进行的游戏,几乎每天都玩这个游戏从没感到腻,而是越玩越有兴致。大人们看到之后,不免又是一顿训斥,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完全都不是事儿,吃完饭之后,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冬天最快乐,铁丝滑冰板,自钉小冰车,三五成群伙伴一起滑冰板、滑冰车、抽冰嘎等,玩的很嗨。下雪天,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起了雪仗,最后自己都成了雪人。冬天家中的煤剩的很少时,家长们就叫我们到锅炉房的煤灰渣堆上捡煤核,刚推岀来的炉渣中有未完全燃烧的煤块,我们当地话叫“灰渣”,捡回后到家可继续烧水做饭用。有时顺便捡回一些干树枝,每次总是满载而归。而回来的路上,又总是哼唱着《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唱腔“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
记得那时在乡下老家过年,刚进入腊月就开始就有年味儿了,家家就为过年而忙碌,忙着用石头碾子,套上毛驴拉,把毛驴两眼用布蒙上,一家一家排队,白天晚上不停碾子,主要是碾白面、玉米面、豆面、大黄米面、小黄米面,并用箩筛面,用大黄米面蒸年糕,用白面蒸馒头,用小黄米面与玉米面混在一起蒸粘豆包;过了腊月开始杀猪、杀鸡、做豆腐。大人们忙得腰酸腿疼,小孩子们也跟着忙,全家人忙得其乐融融。特别是快到了年跟前儿,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对联,贴挂钱……红红火火的年的气息,透着一股股沸腾的景象……零星的爆竹声开始响起,临近年根那几天爆竹声渐浓。那时物质虽然不如现在丰富,但把自己与生活环境,收拾的干净利索,在大人的带领下,打扫卫生,理发,整理整个院落,忙的不亦乐乎。到了年三十,小孩子们洗澡更衣围火炉,大人们在家做饭包饺子,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色。三十晚上吃年夜饺子前,小辈年龄大的带头年龄小的一起给每一个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孩子们到外边放鞭炮,一家人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初一早上,穿上新的衣服,先点燃头天晚上挑到木竿上的鞭炮,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开启新年第一天。首先从长辈那里收完压岁钱。压岁钱一般都是2毛钱或几毛钱。然后再与亲戚家的小伙伴们一起挨家挨户的拜年。每家都给拜年孩子们糖果、瓜子,一上午整个街巷人来人往,就像赶集一样,热闹极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正是我们童年的写照。不觉经年容鬓老,才知尘世几匆忙。如今人己到了64岁的年纪,在身体与容颜都渐渐衰老的同时,也在回忆中寻找不断褪去色彩的童年,我们的童年虽然物质生活不那么富足,但那个时候那种简单而幸福的滋味和纯真美好的记忆,现在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终身难忘的日子永远镌刻在心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0778.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