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读后随感

新课程标准下“大单元”“大概念”应该是热中热的词汇,在各个学科都展开了攻势。二者且不同,却都是核心素养的产物。记得一年前吧,我们敬爱的校长就着手了“大单元”教学的主张,不得不承认这或是未来的大趋势。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投入实践呢?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书中的专家理论多的读完上句还有下一句,让你感觉很有道理的同时,又感觉好像在反复的强调,案例分析和案例示范清晰明了。我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实施呢?竟然说农村学校亦适合。我在云里雾里想望,如果真的可以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我们需要的很多又貌似很少。

学情第二,师情第一。非一支有力的教研团队所不能,教师是研修的主力,团队中分工合作,相互信任,为相同的目标而一起作战。教师的首要是转变自己的态度,升级自己的观念,更新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大概念”,重要的是将自己已获的理论通过三思而付诸于实践,从而打通任督二脉。今日之教师,非只传道受业解惑也,更肩负着学生投入社会后所发挥的价值的重任。这样,“大概念”教学就势在必行。

教师的成长则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培育。如果教师真的可以有一方净土来搞教研,并且有专业的引领和资源,那么“大单元”“大概念”都不会是遥远。而今,教研堪比教师的奢侈,之前我们读诸子百家,现在我们已然成为杂家,有的人被渐渐地磨平棱角,只作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试想教师不再热爱,那么教育还会有温度吗?李希贵说,让教师有了更多的“闲暇”了,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已经开始走向常态、走向成熟了。

新课标的出台,“双减”的落地,无疑给经典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潮流。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像《经典咏流传》,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它新的音符,在新的传唱中使其魅力更加的光芒四射。那么这个演绎的过程则需要今人通过自己的理解再用新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显而易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法,而那种被大众认同,取得好的效果的就是适合这个经典的。其实,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看谁走了心吧!

我感觉“大概念”也好,“大单元”也罢,总之离我很遥远。这种进阶的技能简直不能在我的世界里被掌握。也好像“核心素养”在我的脑袋里已经存在很久了,尽管我听了好多专家讲,但要让我说如何具体操作去培养,我还是说不出来。有人说你做的什么什么就是在培养啊,可我真的很期待有人能告诉我们怎么做,如何做。上帝告诉我一个地方有宝藏,却没有告诉我通往那里的道路,世界之大,路在脚下,却不知朝哪个方向。

自己学识浅薄,能力有上限,所以雾里看花花不语,无关乎天气,一时随感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0595.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