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人家 小编碎碎念 正文 下一篇:

英雄扼腕先鞭事,旧卷青灯泪欲潸

洛阳城月光如水。

 

荒野鸡鸣声中,两个少年已经起来,拔剑起舞,操练武艺——从此,他们以“闻鸡起舞”的名义,走进了中国成语典故词典。这时的刘琨,刚刚二十出头,祖逖略微年长一些,但也不超过二十五岁。

 

刘琨相貌俊朗,温润儒雅,才华出众,神采奕奕,却以雄豪著名。他听说好友祖逖被任用,曾与亲故书信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晋书·祖逖传》)这便是成语“枕戈待旦”“先吾著鞭”的由来。

 

刘琨早年是一个很典型的魏晋世家子弟,中山靖王之后,祖父和父亲都曾任职高官。刘琨工诗,颇负文名,称得上风流才子。他本人的青葱时代和当时的世族子弟一样,在虚浮的清谈中度过,他早年也曾经有过《胡姬年十五》这样的作品。

 

当时,贾后之侄贾谧权过人主,喜欢附庸风雅,身旁聚集了一班豪族贵戚文人,为之歌功颂德。这班人号称“二十四友”,名气很大,而刘琨兄弟也在其间。“二十四友”的首领,是以豪奢闻名天下的石崇,他在金谷园有一处豪华别墅,成了这些人的聚会场所,他们在这里饮酒赋诗。刘琨早年的才华,都抛掷在这种无聊的酬答之中。

 

光熙元年(306年),刘琨自告奋勇,要求去阻止北边势不可挡的匈奴大军,收复失地。危难之际,这让晋惠帝十分感动,遂命刘琨为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即刻赴任。

 

当时,晋北方八州已失其七,刘琨所得,几乎是个空职。并州虽称边境,却是战略重镇。公元306年深秋,萧瑟秋风中,洛阳广莫门下,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出发北上。

 

他此行目的地是晋阳(今山西太原),他不知道那座遥远的孤城现在是否还存在。他可能还意识不到,这只是他人生最后12年悲情岁月的开始。

 

行至半路,刘琨得到消息,首都洛阳城中的晋惠帝,已被皇族成员司马越毒杀了。内忧外患,乱云飞渡,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就是这一背景及心境的真实写照。

 

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边打边走。于永嘉元年(307年)三月转战到了晋阳。这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是一座空城。“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他立即安抚百姓,招揽流民,加强防御,扩大城池,生产自救。随后,刘琨的父母也从洛阳赶来帮助自己的儿子。不到一年光景,这座荒废的城市又有了些许生机,成为西晋在匈奴敌后少数几个割据政权之一。

 

然而,处在匈奴大军包围之中,晋阳仅是一座孤城,局势越来越恶劣。匈奴人步步紧逼,此时的他,已经发现自己处于“进退维谷,首尾狼狈,徒怀愤踊,力不从愿”的境地。

 

到公元311年,从京城洛阳传来更坏的消息。匈奴人以不足三万人的军队,竟然轻而易举攻破都城,俘虏晋怀帝,杀死西晋官吏及百姓三万余人。至此,晋朝已名存实亡。

 

永嘉六年(312年)春,晋阳城被匈奴大军围困数重,形势异常紧张,众人已无计可施。入夜,月色清冷,刘琨登上城楼,忽然向着城下敌军一番声情并茂的清唱。围城的敌军闻声,个个凄然长叹。及至半夜,刘琨又来到城楼上,吹起他更拿手的胡笳。他自编的凄厉声调,竟然激起了匈奴人思乡之情(“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天将亮时,城下敌军好不容易刚刚睡去,刘琨那要命的胡笳声偏又响起,沮丧和思念交织在一起,匈奴人再也无心作战,便纷纷弃围而走。

 

好不容易又坚持了五年,至公元316年,他为之献身的西晋王朝彻底灭亡了。然而,刘琨仍怀着一线希望,血与火中,还在为那个已经不存在了的西晋朝廷苦苦坚守北部边疆。

 

西晋灭亡后,刘琨在一次战斗中被匈奴大将石勒凭险设伏,几乎全军覆没。就在这时,并州司空长史李弘投降石勒,刘琨坚守十年、苦心经营的孤城晋阳,终于失陷。

 

刘琨已无家可归,只得率领残部到蓟城,投奔鲜卑族首领段匹磾。开始时两人结为兄弟并且联姻,发誓共扶晋室。太兴元年(318年),因人离间,段匹磾疑心刘琨欲夺其兵权,遂将其投入狱中,次年6月22日被缢杀,时年48岁。其子侄4人也一同被害。

小编碎碎念的图片

永嘉年间,晋室危亡,然文学界却弥漫一派“贵黄老,尚虚谈”之风。这时只有刘琨与国家危难同步,保持了“建安”慷慨激昂、缘事而发的诗风。他的诗文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抒发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体现了很强的现实主义和积极进取精神。

 

刘琨存诗《扶风歌》《赠卢谌》《重赠卢谌》,都是后期保卫中原战斗生活的作品,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囚系于段匹磾狱中,刘琨自知必死,便以《赠卢谌》激谌,希望他继续为国立功。然卢谌不解其意,“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无奈刘琨重以诗赠之,写下了《重赠卢谌》。

 

《重赠庐谌》诗是刘琨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叙写了他功业未建而身被拘絷的痛苦,倾吐了自己壮志未酬、时不我待的怅恨和悲哀:“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輈。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声声叹息,饱含血泪,激励卢谌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山穷水尽、英雄末路的无限悲情。这是诗人最后的诗篇,也是诗人一生创作中的高峰。

 

 

刘琨是笔者同乡,只是相隔1700余年。笔者研究刘琨,始于1979年。披肝沥胆,皓首穷经,“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聊以自慰的是,草成书稿《刘琨研究》。

 

各种文学史及古典文学作品选本,都称其流传下来的诗篇只有《扶风歌》《答卢谌》及《重赠卢谌》三首。

 

那么,刘琨墓地又在哪里呢?公元2005年秋,笔者终于实现了多年心愿,在当地朋友及史志专家引导下,笔者寻访了刘琨墓地——河北廊坊,那个叫做桑园村的地方。

 

作为故里人,我来晚了,居然晚了1700年,才踏上这块曾经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土地,这浸透了斑斑血泪的晋朝北部边疆。

 

然而,有一个人曾经来过,他不是故里人,而是与刘琨惊人相似的末路英雄文天祥。1279年,南宋灭亡,文天祥被元军从广东押往大都(今北京)。逶迤“北行”路上,过刘琨墓,赋诗《刘琨》为证:“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孤迹起幽州,双手扶晋室。祸厄天意乖,匹磾生鬼蜮。公死百世芳,天下分南北。”

 

后人吟咏刘琨的诗作,还有许多。例如:李白,陆游,文天祥,李清照,谭用之,元好问等等。

 

 

他从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走来,来到京城洛阳郊外“金谷园”。

 

他向西晋北部边疆走去,终于英雄末路,他走进了中国文学史。

 

最后,笔者仍引清代黄宽诗作结:“马氏陵夷天步艰,孤臣拮据奋边蛮。殷勤劝进悲宸极,慷慨挥戈削巨奸。父子捐身知有国,良朋负志应无言。英雄扼腕先鞭事,旧卷青灯泪欲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男人家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live.com/10305.html

作者: 表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